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天下周刊圆桌会| 中韩学者激辩(下):中国如何才能成为“东亚领袖”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8日  来源:新浪周刊  作者:新闻与公共事务部  阅读:130

原标题:天下周刊学者激辩:中国如何才能成为“东亚领袖”

原载于:新浪周刊 3月6日



[对话学者]

吴非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助理院长

金相淳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韩国国际安保交流协会研究委员、东亚和平研究会会长。

梁亚滨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邓聿文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北京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



5.如何看待俄罗斯在制裁朝鲜问题上的立场和角色?


梁亚滨:俄罗斯的配合同样重要,但是对他来说,朝核危机没有我国那么迫切和危险,毕竟它的人口和经济重心并不在远东。在当前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不断僵持的情况下,西边的事情更加重要,所以朝核问题是它可以打的一张牌,对美进行战略博弈和交易,缓解西部压力。


吴非:此时韩国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因为韩国在朝鲜问题上与中国、美国的交流都是通畅的!此时韩国的中间人角色不可小觑!


金相淳:俄罗斯在这次朝鲜制裁上可能考虑俄罗斯的综合国家利益和话语权。如何操作才能恢复俄罗斯在东北亚或全球的定位,同时与美国和中国的大国关系之间恢复平衡地位,也包括调整俄罗斯与朝鲜的利益关系。其实中美之间的博弈中,至少在东北亚问题或半岛问题上,韩国可以发挥桥梁的作用。


邓聿文:我认为韩国不仅在中美博弈、半岛问题上很重要,在其他问题上也非常重要。若韩国持中立立场,美日韩同盟不可能是一个稳固的同盟,仅在这一点上,韩国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金相淳:目前韩国在安全问题上与美国存在同盟关系,在经济关系上又与中国存在战略对接的经济同盟性关系。其他国家对外关系并没有类似特点。


梁亚滨:韩国的桥梁作用很重要,但是韩国的决定作用并不强大,主要还是依靠美国。


新浪国际:不能发挥主导作用又不可或缺?


梁亚滨:是的。

金相淳:韩国不重视韩美日关系变成军事同盟,而仅是安全问题上的合作关系。在经济合作方面,韩国希望与中国合作推动“欧亚倡议”和“一带一路“的经济战略对接,其战略对接扩展到东亚和欧洲国家,最后包括美日。


新浪国际:金老师谈到韩美在安全方面有同盟关系,在经济方面又与中国有“类同盟”关系,一旦有冲突二者之间如何取舍?


吴非:我认为韩国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就是当中美没有互信时,韩国可以做为中间人,但韩国中国通的实力要远远弱于美国通,韩国媒体需要让更多的中国通表达自己的意见,韩国才能够作为主导的角色。在韩国,美国通势力过于强大,使得外界常常有亲美的印象。


邓聿文:同意这个看法。


金相淳:韩国朴槿惠总统已经给全球展示了韩国在中美之间如何才做到平衡。


邓聿文:这需要时间来改变,韩国一向是趋向于美国的。韩中关系好起来是因为中国经济强大以后韩国经济依赖中国,双边关系好起来。现在中韩、韩美之间的人才问题确实是不匹配的,这个需要时间来解决。


梁亚滨:在没有安全问题的情况下,韩国有足够的自主权,但是在涉及安全问题上,美韩同盟是基石,其它问题会被迫让位。萨德导弹的问题就已经充分显示出这一点。


吴非:但朴总统必须要在萨德上做出选择,这样才能够显示其基本的角色,并且表现出韩国的独立性来!


邓聿文:韩国的中韩和韩美关系上,韩国还是偏重美国,毕竟安全问题处于第一。如果中韩经济关系出现问题,还可以有其他渠道弥补经济。但安全问题出状况是难以弥补的。无论哪个领导人上台,都会是韩美关系大于中韩关系。



6. 目前东亚安全环境可以说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不安定的,东北亚、东海、南海安全问题同时爆发,如何看待目前东亚面临的安全困境?


邓聿文:东亚安全困境主要是中美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中国在联合国投赞成票,有一个隐含考量是不要把半岛问题和南海问题缠在一起。先解决好半岛问题,再腾出手来和美国就南海问题周旋。


梁亚滨:安全困境的发酵,无外乎两种观点,国内多认为是美国亚太再平衡导致,美国多认为是中国实力增长导致。我个人认为,纠结于谁做了什么事情导致安全困境意义不大,更有意义的是对于每个具体国家来说如何化解自己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国际体系的本质特征是无政府状态,所以国际舞台本来就是见招拆招。如果应对有力,有效,那么就会缓解或者化解安全困境;应对不力,或者方法不对,可能就会陷入安全困境的死循环,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所以,既是考验实力,同样也是考验智慧和战略耐心。那么这种安全困境的恶化对于亚太各个国家来说,对谁有利,对谁不利,我想大家可能比较清楚。同时在各个海洋方向出现问题,是我们没有应对好;同时在各个海洋方向用力,是不智行为。


邓聿文:所以中国的安全环境堪忧,这也考验中国的长期战略与短期应对。


梁亚滨:同意邓老师的这个判断。


吴非:东北亚安全整体不稳定是由于亚洲国家在最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后,美国经济则陷入胶着状态,并且美国在中东事务中越陷越深,但当亚洲经济最近陷入发展的缓慢期,这样美国可以在战略空间上有更多的施展,中国的战略发展属于正常阶段,但美国则需要寻找逝去的二十年,两方面战略的较量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恶化需要中国进行长远的规划,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有其短视性,但中国需要长期规划其在亚洲的地位,比如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对于中国的发展与在亚洲的大国地位的影响,这些都有借鉴价值!


邓聿文:我不太同意吴非的意见。美国从来没有试图寻找所谓失去的二十年。过去的中东战争、打击恐怖主义等无法顾及中国,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梁亚滨:我个人认为,目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迫切需要争取周边国家的支持,但同时我们又必须承认其中的一些国家又与我国存在严重的领土主权或主权权益争端。这恰恰是我国地缘政治复杂化的主要原因,迫切需要我国做出明确的判断:孰轻孰重。我认为海洋政策应该为中国复兴的核心利益服务,不能绑架复兴这个更为根本和全面的核心利益。因此,过度激化海洋问题,特别是从北到南,是不智行为。过度的秀肌肉行为必定将潜在朋友推向敌手。


7.目前东亚安全问题集中爆发,中国该如何整体应对?


吴非:中国必须要向亚洲国家表明,如果中国要保障亚洲的安全,就必须要在周边保护自己的安全,这样如果美国的萨德部署到周边,比如今天在韩国,以后在菲律宾,甚至最后部署到台湾,这些都是对于中国利益的挑战,这样亚洲国家必须要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且在这期间中国可以在一带一路的概念下拓展与周边国家利益的交汇点。


梁亚滨:稳定中美关系大局,而不是对抗。


吴非:但美国的亚洲战略是希望对抗。


梁亚滨:美国亚洲战略是hedging,不是对抗。


邓聿文:问题在于中国如何说服美国中国不是在和其对抗。


梁亚滨:我们应该更加让自己行为符合国际法、符合国际语言,才能化解两国间的战略猜忌。


金相淳:中韩之间如何合作问题很重要。中韩两国在东北亚问题上有基本的共识,即“半岛无核化”、“和平稳定”。这次朴槿惠总统在2月16日国会演说中表示,韩国政府对朝鲜金正恩体制和朝鲜民众社会采取不同的对朝政策。即对金正恩体制采取强硬政策,对朝鲜人民推动人道主义温和政策。这与中国对朝鲜政策的原则相同,不能威慑朝鲜民生问题。因此,中韩应该加强中韩安全对话,在朝鲜问题、朝核问题上合作。中韩安全对话的主要前提是如何防止美国和朝鲜间引起的一些摩擦影响到中韩关系和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问题。在东北亚建构新安全秩序的大框架上,中韩紧密协商,预防各种摩擦,再推动新东北亚国际安全机制。新型大国关系不仅在中美之间可以建立,也应通过中间桥梁的斡旋和国际社会一起推动,才可以把美国或朝鲜所引起的一些混乱或企图。


邓聿文:关于萨德,总之一句话,韩国不应布署萨德,但韩国极可能布置。


梁亚滨:从中国角度来看,韩国不应该,但是一旦韩国决定部署,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阻止是值得怀疑的。我认为,如果我们在朝核问题上如果不能满足韩国的安全诉求,最终韩国会部署萨德,那时我们只能咽下这颗苦果。


金相淳:萨德部署问题不应该成为中韩问题,应该成为中美问题。韩国已经知道中国的担忧,中国也希望更关心韩国在朝鲜导弹和大杀伤武器等安全上的担忧。最后还是中美要谈谈萨德问题,同时需要中美韩三国谈中国的担忧。


因此需要中韩安全战略对话,中美新型大国战略对话,中美韩三国战略对话。


建议中国更主动去提倡“东北亚新安全机制”,是“国际安全公共产品”。中国已经在经济领域提倡了“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类的国际经济公共产品。现在中国应积极推动并提倡安全领域的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可以与美国继续交流安全战略上的一些问题,可以尝试”中美大交易“类的新思路。上世纪70-80年代,中美关系对前苏联就有了合作经验。在半岛问题上,中国需要“四化”,即框架分化、领域分化、议题分化、会谈重化,把朝核问题、朝鲜问题、金正恩体制、朝鲜核利益集团、朝鲜经济、朝鲜民众等都要细化、分化应对朝核问题。在这框架中,当然中国会主动利用与安理会和中美大国关系的两大框架,不让某一国单独进行任何挑衅。中国现在正面临进入大国角色的新挑战。我看中国会做到。

(新浪国际 文晶/观察员 王可/实习生 杨丹妮)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