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范磊:“一带一路”2.0时代的新担当​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3日  来源:中国网  作者:范磊  阅读:111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由官方主办的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相关信息显示,已有20多位外国领导人、50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100多位部级官员以及约1200多名来自全世界的代表确认与会。这既是今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由线及面,从小成到大成、由1.0时代跨入2.0时代的重要标志。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三年来,该倡议已经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积极参与进来。诚如王毅外长在两会期间所说,“‘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但更是世界的。一带一路版权虽属中国,但收益为各国共享。也正因为如此,一带一路倡议经过三年的发展逐渐成长为迄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费迪南(Peter Ferdinand)认为,一带一路是过去十多年来中国持续崛起和日益自信的体现。毋庸置疑,这一自信是该倡议发展的基础性动力,也因此赢得了外部世界的赞许和支持,并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成为一项国际共识。3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的关于阿富汗问题的2344号决议中就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来加强区域合作,努力推进互联互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20161117日,联合国大会193个会员国一致赞成通过的关于阿富汗问题第A/71/9号决议中也欢迎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在阿富汗及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正在真正跨入更加开放、包容以及复合性的2.0时代。2.0时代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超越了前一阶段线性的发展属性,在互联互通的大格局驱动下开始朝向网络化的治理属性转变。换言之,互联互通的发展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产力,而且通过有效的联通让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行为主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联动,平面化世界的区隔、排他甚至对抗正逐渐走向网络联通下的互鉴、合作与融合,进而呈现为世界是通的这一新命题。

具体而言,2.0时代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具备以下新的属性:

一是全球性一带一路是一个新生的倡议和概念,而此前的几十年间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已经产生和发展了诸如东盟、南盟、欧盟、阿盟、非盟等数个地区性的多边合作框架。一带一路的提出则不仅仅局限于的概念,而是希望建立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甚至更广范围的全球性发展平台,在共商、共建和共享原则的指导下为了谋求全人类的福祉而联通世界,构筑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网络,全面对接联合国和平与发展的各项目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联合国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凝聚援助阿富汗战后重建的共识不仅是对其全球性属性的认可,也是对其可能产生的功能外溢的最直观注脚。

二是开放性。在刚刚结束的海湖庄园习特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加强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中方欢迎美方参与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这便赋予了一带一路倡议更为开放性的意义,不仅要对接全球化还可能会在推动和引领新型全球化以及全球治理的发展进程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早些时候,2016926日在西安发布的《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三周年进展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本身是开放包容和平等互利的,是全球各国均可参与的大合唱,而非排他性的倡议,从而将参与者扩展到了全球各国。可以说,开放性必将更深地植入一带一路倡议2.0时代的基因。

三是包容性一带一路倡议以开放包容为主要特征,追求互联互通的发展愿景,与长期以来国际体系中形成的排他性机制或者合作方案有着根本不同。目前国与国或者地区与地区之间依然存在诸多难以化解的硬性的物理边界和软性的观念边界,而往往这种软性的边界要比硬性的边界对互联互通或者全球治理所产生的阻力要大的多。不同文明之间所存在的隔阂与冲突要比跨文明的对话与和解更加突出,这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二元式非此即彼的零和国际体系密切相关,新的时代语境需要新的更为包容的治理智慧来化解这一困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尊互信、合作共赢以及包容互鉴提供了一个可能是最佳的选项。

四是复合性。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早期发展阶段,不论是曾经被误读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还是被认为是中国引领的新型全球化,以及有学者提出的共同现代化等,侧重点都在经济领域。包括官方所指出的一带一路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公共产品,其中也特别强调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和优先,还是强调经济属性。经过三年多的发展,2.0时代的一带一路将继续围绕经贸领域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同时还将更多地外溢到社会、文化甚至政治合作等多个领域,倡议的复合性色彩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换言之,一带一路将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还将呈现为沿线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文明复兴以及命运共同体构建。

5月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参会嘉宾阵容不难发现国际社会对该倡议的积极态度。作为一项最早由中国提出的发展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已经逐渐从区域性发展共识上升为了国际合作共识,并具备了上述四大基本属性。那么,进入2.0时代的一带一路将会为世界带来什么,世界将会如何从中受益?这将是随后该倡议发展的基础性考量,也将是世界舆论所期待和关注的焦点所在。




总的来看,2.0时代的一带一路将会为世界带来三大创新:首先,治理模式的创新。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全球治理需求,一带一路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将为世界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新选项。一带一路的落实,离不开外在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倡议推动,也需要沿线国家的明确参与意愿、积极参与动力和良好治理能力。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我们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今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习主席又深刻阐释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进一步为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而今年安理会2344号决议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强调以及相关国家的积极认可,正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模式创新的生命力所在。

其次,制度观念的创新2.0时代的一带一路倡议,理应为倡议的中长期发展做出更为细致的愿景规划,在制度层面积极与沿线国家探讨共建一带一路长效合作机制,努力打造更为紧密务实的伙伴关系网络;在观念层面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推动民心相通和人文交流,构建共有的知识、观念和文化。3月底赴尼泊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三国宣讲一带一路和从事相关调研时,笔者深切感受到互联互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性。而事实上,阻隔于两国之间的高山大川并非难以逾越,现代技术条件下这些物理屏障总有办法克服,难的是破除观念与心理上的屏障,实现制度观念上的联通与创新,这是2.0时代一带一路的历史使命。

再次,供给内容的创新一带一路倡议本身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而倡议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在不同的层次和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合作内容载体的五通无疑是最为直接的呈现,五通的实现过程可以被视作是一带一路公共产品的生产及提供过程。早期阶段,倡议强调优先供给五通中的设施联通等硬公共产品,在进入2.0升级阶段以后,要充分考虑到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标志的软公共产品的作用,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社会根基,通过软硬并举,积极营造软性的发展合作环境,逐步实现沿线各国自身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弥补一带一路沿线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互联互通的蓬勃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全球治理的新时代,中国也正在从全球治理的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由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倡议将随着全球治理实践的深化和拓展在其作为一项发展倡议的基础上,更为全面地成为人类社会均衡、可持续、复合型发展的重要选项,为世界的共同发展与治理创新提供更多的优化方案和航向引领。独行快,众行远。相信在所有参与主体的合力推动下,2.0时代的一带一路将会更有担当,更能担当。


原题:“一带一路”2.0时代的新担当

作者:范磊,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山东政法学院社会稳定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网 观点中国 2017年4月13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