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新闻
察哈尔学会代表参加“外交学研究前沿与趋势”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7日  来源:  作者:  阅读:344

6月6日下午,由外交学院科研处与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办的“外交学研究前沿与趋势”学术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展览路校区举行。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扬·梅里森(Jan Melissen)教授做主旨发言,察哈尔学会国际传播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局原局长江伟强,学会研究员、外交学院副教授陈雪飞,学会研究员、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徐庆超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外交学院外交学系领事教研室主任任远喆主持。



外交学院科研处处长夏莉萍教授致欢迎词。夏教授首先感谢今天出席研讨会的外交学研究专家、学者和媒体工作者,指出大家有着共同的学术兴趣,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坦诚交流,畅所欲言。


作为外交学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梅里森首先介绍了自己在新公共外交领域所做的研究工作。他提到自己中国之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吸收中国学者的新思想、新理论,欢迎大家提出问题共同探讨。他谈到,公共外交的研究不仅要有理论贡献,更要关注实践,如对中等国家外交的研究,理解这类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对中国学者的研究工作就尤为关键。他围绕新公共外交的未来与前沿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数字化时代下科技对外交的影响,文化外交、比较外交与非国家行为体外交等。


江伟强认为新媒体带来了巨变。他指出数字技术改变了外交的方式,打破了之前的幕后外交,并将世界各个行为体联系起来,公共外交更加多元与开放。并列举Google、外文局、察哈尔学会与CGTN战略合作关系等案例,佐证了新技术对公共外交路径与规则带来的巨大改变。




陈雪飞表示,数字化时代存在着“数据滥用”的问题,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特别是国家处于技术劣势的情况下,保护个人与国家信息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梅里森根据这一问题进行回应,指出个人应善于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国家可以应用技术手段进行评估与干预,以削弱这种负面影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龚婷分享了一例中国在数字外交的实践案例,介绍了“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号的基本功能,指出这一新的服务方式,适应了中国公民不断增加的境外服务需求,有效地为境外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并带来了诸多便利。


外交学院英语系副教授陆晓红提到中国在对外承担国际责任上的转变,更加注重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并从苏丹与吉布提的案例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系教授苏浩谈到,新公共外交超越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以及结构性转型框架下的调整,权力政治、高层领导人的政治议程的改变等。他指出对于中国而言,欧洲与印度等国逐渐活跃的后现代外交还仍只在技术层面发生,中国如何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找到适合的管理方式为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网经济频道副主任任朝阳结合外交政策与自身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就探讨外交支持经济工作谈了几点建议。他认为外交服务好经济工作也是外交工作的一个具体方面,外交可以为国际化中的中国企业提供智库服务,帮助企业走出矫健的中国步伐;媒体可以总结、传播中国标准与中国经验,与企业及相关部门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外交方面的参考意见。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外交学教研室主任、外交学系副教授朱丹丹根据自己在外交决策分析领域的研究,指出不同的国情与文化等决定了不同的治理方式,不必纠结于治理模式的争论,公共外交的研究可以与全球治理结合起来。


学会研究员徐庆超根据大家的发言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即外交方式更加多元、公共外交逐步发展与外交本身的性质间的冲突问题,中国又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


研讨会上,参会嘉宾积极互动,就公共外交研究前沿问题展开广泛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会后,大家均表示从中汲取到许多新思想,获益颇多。

 

文/苏婕

摄影/宋金朋

责任编辑/张玲、顾心阳

图文编辑/马延滨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