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新闻
聚焦欧洲政治新改变,探寻中欧关系新发展 ——察哈尔学会“英国脱欧、欧洲议会选举与中英、中欧关系未来走向”圆桌会议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31日  来源:  作者:察哈尔学会  阅读:298

  5月30日,由察哈尔学会主办的第61期察哈尔圆桌在京举行。本次圆桌会议的主题为“英国脱欧、欧洲议会选举与中英、中欧关系未来走向”,由察哈尔学会全国理事会副理事长、高级研究员,中国前驻斯特拉斯堡总领事张国斌主持。


  5月26日,第九届欧洲议会选举投票落下帷幕。统计显示,传统优势党团实力减弱,极右翼政党席位增加,未来欧洲议会各派政治力量将更趋多元。与此同时,特蕾莎·梅首相的辞职也为英国无协议脱欧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与风险。

  那么,在欧洲议会选举之后,欧洲民粹主义政党在欧洲议会中地位有哪些变化?英国脱欧进程会怎样发展?欧洲议会选举后的欧盟政坛格局会如何影响欧盟的相关政策?中英、中欧关系未来走向又将如何?在本次察哈尔圆桌会议上,中外学者围绕上述问题整体把脉中欧关系,产生许多新的思考。

英国脱欧再起博弈,新时期的中英关系将何去何从?

  会议伊始,张国斌对来访的诸位中外专家学者、智库高校同仁、媒体企业界听众表示欢迎,并表示察哈尔学会将继续关注中欧关系,开展更多学术研讨活动。


张国斌致辞

  研讨阶段,外交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研究生部主任、欧洲研究中心主任赵怀普首先从两个角度出发详细的阐述了他对新时期中英关系的新思考:第一,中美英大三角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冷战的结束与中国的崛起,中美英这组不对称的三边关系出现了新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英国对华的外交独立性增强,中英关系逐渐对英美特殊关系产生了制衡与影响。冷战后三边关系的新结构得以生成,中美英三边的互动有所增加,利益重叠增多。第二,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应放在中美英三边框架内讨论。在此框架内中英双边指出了两国关系发展前景的“高定位、高期待、高水平”。同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的两国互为全球治理伙伴,双边关系的发展有助于提升英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平衡中美英三角关系。


赵怀普发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曲兵从两个方面分享了他对英国脱欧与中英关系的看法。一方面,特蕾莎·梅的辞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英国的脱欧僵局,不同领导人所带来的不同政治领导风格会对脱欧进程起到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增加,新领导人的新决策将主导英国脱欧的未来走向。此外,英国议会多数反对无协议脱欧,未来议会内部还是会在脱欧的问题上继续博弈。另一方面,脱欧议程严重牵制了英国的国内力量,英国政府没有多余精力去经营好中英关系。在脱欧与英美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英国有可能陷入外交决策困境,尽管不想但仍可能面临在中美博弈间“选边”的新难题。


曲兵发言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夏国涵从三个角度对英国脱欧问题展开了分析。第一,他从两方面分析了脱欧过程中的英欧关系。一方面,从欧盟的角度出发,其掌握着是否延续英国脱欧截止日期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从英国的角度出发,软脱欧是较好的选择,英国应主动确定脱欧期限并延长脱欧过渡期,在“灰色地带”中与欧盟谈判谋求国家利益。第二,英国脱欧处于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格局正由一极转向两极;陆权实现了重新崛起,形成了陆海平权的国际格局;新时期的欧洲将在大西洋联盟与欧亚大陆观战略中摇摆。第三,在英国脱欧的大背景下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随着世界博弈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太,欧洲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也将变为标准导向的全球级战略平衡器,变为中美双边竞争的标准制高点。


夏国涵发言


世界规则步入重组,发展中的中欧关系应如何定位?

  察哈尔学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前驻中非共和国大使孙海潮引用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形象地形容了英国脱欧的状态。他指出当前欧洲议会中没有极右势力占据主要席位,仍然是中左、中间政党居多,但传统政党已由绝对多数转为相对多数,各国极右翼政党正在占据主要地位,欧洲议会席位相较以前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外,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国家如法、德等国在世界规则重组的大背景下展开了新一轮的内部博弈,欧盟内部的信任危机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欧洲没有分裂,但分裂的趋势进一步增大。”从本质上来讲,欧洲面临的所有困难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特朗普上台后,欧美同盟战略关系受到了新的冲击,中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增长点。


孙海潮发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高级研究员崔洪建指出,欧洲已经进入了政治盘整性阶段,虽然没有出现整体的颠覆性变化,但局部出现较多问题。与五年前相比,欧洲极右翼势力壮大,自由党、绿党崛起。欧洲诸国的政党内部呈现出新老分歧、代际更迭的特点。谈到中欧关系的发展与走向,崔洪建认为中欧关系应放在多边的大背景下来看,脱离中欧双边的局限,从中美欧、中俄欧的多边角度来思考中欧关系。此外,中欧双边在诚实相处的同时要做到真正落实对接合作项目,才能务实稳健的发展中欧关系。


崔洪建发言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指出议会选举之后,欧洲呈现出三大变化:第一,时代之变。欧洲面对来及美国的经济压力、来自俄罗斯的安全压力以及来自中国的制度压力,欧美、中欧的关系已呈现出新的趋势。第二,西方之变。西方诸国多边合作的重要性逐步提升。第三,政治之变。欧洲各党派中存在着“新生代”与“老一代”的分歧与代际转化问题。三大变化对中欧关系产生了新的影响。从欧洲的角度出发,在全球化中收益最大的中国成为三大变化的“替罪羊”,中欧关系出现了新的挑战。从中国的角度出发,中国对“欧洲”的概念要有新的定位,在对外文化传播中也要讲求新的方式方法,当前中欧在机制、文化、综合合作等领域存在着一系列新问题,双方应从双边、次区域化联合、功能性合作等角度出发发展中欧关系。


王义桅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解朴重点介绍了德国民粹主义政党的发展及对欧洲未来的影响,她认为德国选择党发展的原因在于德国政党政治生态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为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负面效应、难民和恐袭等带来的社会不安全感、社会贫困的增加、民众政治意识淡泊等层面。其次,政党体制层面的改变也促进了德国选择党的发展。德国选择党的发展同时也会为欧洲未来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德国的政治稳定性下降、逆欧洲一体化等。


杨解朴发言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今日中国》记者、语言顾问朱利安·布菲分析了欧洲大选后欧洲所面临的新趋势,强调了西方民主产生的新危机与当前欧洲内部的新矛盾,并分析了法国视角下的欧洲的局势,他指出,随着当前局势的发展,民族主义者和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会使亲欧派成为欧洲一部分的感觉更加强烈。


朱利安·布菲发言

  专家发言结束后,会议进入自由讨论环节,专家学者和听众们就具体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会议最后,张国斌对专家学者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中欧双边应继续稳定经济关系,共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会后合影留念


  不论是英国脱欧还是欧洲议会选举,欧洲事务的发展与变化为中欧关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察哈尔学会作为非官方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曾举办2018中法•中欧论坛、2018中欧·中德关系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研究讨论中欧关系,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提供民间智力支持。在中欧关系愈发重要的今天,学会将继续关注双边关系走向,为中欧关系的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刘凌霄
图/冯文源
责任编辑/康巳鋆 顾心阳
图文编辑/刘凌霄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