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愚君看天下 | 中国与阿富汗:从睦邻友好到战略合作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6日  来源:  作者:于洪君  阅读:378

编者按:本文作者系察哈尔学会首席研究员、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授权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


229日,在阿富汗打了18年仗的美国,与塔利班武装签署和平协议,宣布自310日起撤出阿富汗,阿同时启动国内和解谈判进程。国际社会对此既感惊讶又表欢迎。中国作为阿富汗的最大邻国,更要表示支持。实际上,去年9 月,当美—塔谈判取得进展时,中国外长即已表态:停止战争,实现和平,这是阿富汗人民的一致心声,也是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他呼吁美—塔继续推进谈判并落实协议,兑现撤军与反恐承诺,让和平的种子落地生根。

    

 一、阿富汗曾经是新中国最友好的邻国之一


许多人并不知道,阿富汗这个内乱绵延、烽火连天的国家,却是世界上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1950年1月12日,新中国刚过“百天”, 当时的阿富汗国王政府即宣布承认,并表示要永远努力维护和加强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国民党集团驻阿“公使馆”当即关闭,其资产转由苏联驻阿使馆代管。虽然顾及美国反应,阿富汗没有立即与新中国建交,但在联合国有关中国代表权问题上,明确支持新中国,对美国提出的对华禁运提案,勇敢地投了弃权票。


1953年,阿富汗首相易人,中阿建交提上日程。1955年1月20日,双方发表建交公报,同年6-9月间互派大使。1957年1月,周恩来总理偕贺龙副总理访问阿富汗,中国领导人首次进入这个虽不遥远但充满传奇的邻国。同年10月,达乌德首相访华,两国签署贸易协定等文件。1960年8月,双方缔结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成果。


中阿两国山水相连,历史交往故事颇多。位于兴都库什山脉东北部的瓦罕走廊,余端92.45公里直通中国新疆,是中阿两国的共有边界,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通道。东晋名僧法显,大唐法师玄奘,古代波斯的一些高僧,据说都是经这条山谷进出印度和中国的。该走廊深处4700 米高陡坡处,有人还竖立了“玄奘取经东归古道”的纪念碑。


中阿两国历史上没有划定边界,但边界地区分水岭明显,双方行政管理范围相对明确,地图上的画法也大致相同。再加上此地海拔甚高,冰天雪地,人烟稀少,两国从未发生过边界争端。1963年,双方友好谈判,不到10个月即顺利解决了划界问题。当年11月,中阿边界条约正式生效。1964年,查希尔国王夫妇访华。1965年,双方签署边界问题议定书,同时签署新的经济技术与文化合作协定。那时,阿富汗政局相对平静,中阿关系发展一帆风顺。


二、阿国内局势多变导致中阿关系渐入困境


60年代后期,中国进入“文革”时代,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左倾思潮一度严重影响中国的对外关系。阿富汗受苏联的影响越来越大,亲苏势力开始左右阿内政与外交。中阿关系变得相对沉寂,两国经贸往来和技术合作开始滑坡。


1973年,阿富汗亲苏政党人民民主党发动政变,废除王权,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国。中国虽然承认了该政权,但两国关系更趋冷淡。1979年,人民民主党内讧升级,阿富汗政局失控,苏联出兵干涉,另一亲苏派人士卡尔迈勒被扶持上台。中国强烈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没有承认卡尔迈勒政府。中国驻阿使馆依然保留,但降为临时代办级,只处理领事签证等一般业务。不仅如此,中国还与国际社会一道,同情和支持阿富汗各派力量共同开展反对苏联入侵的武装斗争。


当时,中国已开始改革开放,中苏关系正常化也已提上日程。但中方果断地把苏军撤出阿富汗作为改善中苏关系的三大前提条件之一,对苏联施加了强大的外交压力。可以说,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反对苏联入侵,坚定支持反苏武装斗争,是迫使苏联最终撤出阿富汗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为阿富汗局势出现重大转折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1992年,苏军撤离后的阿富汗出现血腥内战。异军突起的学生军即塔利班,在兵荒马乱的军阀割据中夺得政权,建立了阿富汗伊斯兰国。但是,令国际社会大跌眼镜的是,塔利班的极端主义统治,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冲突。阿国局势很快混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1993年2月,中方撤回全部外交官,中断了与塔利班政权的往来。


三、中方为阿富汗和平与重建做出重大贡献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到前所未有的恐怖袭击,损失惨重,举世震惊。10月,小布什政府以抓捕“9·11事件”策划者本·拉登为名,发动阿富汗战争,旨在消灭拉登及其基地组织,推翻庇护拉登和基地组织的塔利班政权。11-12月间,塔利班政权被赶出喀布尔。联合国主持建立了阿富汗临时政府。中方考虑到阿国内力量对比新变化和政局发展新态势,与国际社会保持一致,派工作组出席了阿临时政府领导人卡尔扎伊的就职仪式。中阿关系掀开新的一页。


2002年1月,卡尔扎伊访华寻求援助,受到热情接待。中方宣布为阿提供3000万美元无偿援助和100万美元现汇,未来5年,再提供1.5亿美元援助。当年2月,中国驻阿大使馆恢复运行。当时,在联合国主导下,国际社会开启了帮助阿富汗战后重建的“波恩进程”,为阿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和物质技术援助。中国作为“波恩进程”主要参与国,一方面大力提升中阿务实合作水平,另一方面与国际同步行动,积极配合联合国倡导的各种援阿活动。此外,中国与阿富汗各邻国一起,签署了旨在帮助其和平发展的《喀布尔睦邻友好宣言》,同时还签署了鼓励对阿开展更紧密的贸易、过境和投资合作宣言等文件。2003年,卡尔扎伊作为临时总统两次过境中国,中国均给予很高礼遇。


2005年,阿富汗议会选举有了结果,“波恩进程”宣告结束。中国作为阿富汗友好邻邦,真诚地希望阿实现和平、稳定、进步、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开发、人力资源培训、建立医疗卫生体系等诸多方面,继续为阿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当时,阿富汗局势依然十分混乱,安全形势尤为严峻。中方参与阿战后重建,也付出了血的代价。2004年6月10日,中国某公司招募的江西工人,抵达盖劳盖尔公路项目营地当晚即遭恐怖袭击,11人当场丧生,另有多人受伤。营地血肉模糊,惨不忍睹,震惊国际社会。2006年8月,另一中国公司承担的巴米扬公路改造项目工程联络员,被恐怖分子绑架,野蛮关押近一个月始得救出。


阿政府为保障中国在阿人员的安全做了多方面努力,并将凶手缉拿归案,予以严惩,但中方援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未得到可靠保障。尽管如此,中方支持阿战后重建的决心仍坚定不移,相关投入和努力并没有止步不前。


四、中阿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


2006年,中阿两国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替代1960年缔结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新约有效期20年,期满后可自动顺延。其核心内容在于,强调双方将积极巩固和发展睦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严格遵守两国间有关边界协定,在双边和多边基础上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中国全国人大批准该条约时,认定该条约有利于提升中阿两国的政治关系水平,促进中阿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营造更为可靠的周边战略环境,符合中国利益。


2008年,中阿两国互换了新约批准书。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阿富汗首家孔子学院在喀布尔大学成立。2011年,中方开始每年为阿方提供50名政府奖学金名额。两国人文交往与经贸关系同步发展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2011年也是“伊斯坦布尔进程”开启之年。这年11月,包括中国在内,14个域内国家外长在伊斯坦布尔开会,讨论阿富汗和平和解与战后重建的多领域合作事宜。美国等区域外国家、联合国和上合组织等机构,作为“支持伙伴”参与了“伊斯坦布尔进程”。这一年,中方宣布对33个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实行零关税,其中包括阿富汗。


2012年6月,卡尔扎伊总统应邀出席中方举办的上合组织峰会并访问中国。中阿双边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达成广泛共识,确认双方建交以来,一直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传统友谊不断加深;确认阿富汗和平重建以来,两国睦邻友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顺利发展。


基于这一共识,中阿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政治、经济、人文、安全以及国际地区事务合作,作为构成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五大支柱;同意继续探讨扩大和深化经贸投资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继续在资源和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业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大力促进文化、教育、卫生、新闻媒体等领域交流与合作。作为具体措施,中方承诺为阿提供1.5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继续为阿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为更多阿方青年来华留学提供政府奖学金等便利,支持阿富汗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全力支持阿民选政府,支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民族和解进程,支持阿高级和平委员会发挥重要作用,支持联合国及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相关工作,广泛参与有关阿富汗战后重建的各种会议,呼吁国际社会为阿和解进程做出积极贡献。中国的所作所为,得到了阿朝野各派势力的肯定,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


五、“一带一路”为中阿两国开辟务实合作新境界  


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方长期实施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工作方针和“安邻、睦邻、富邻”的周边政策,在对阿关系中得到进一步体现。中阿友好合作关系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迅速升级。


2013年9月,卡尔扎伊总统来访时,习近平主席向他表示: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方坚定奉行对阿友好政策,愿同阿方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建议双方:保持高层交往及各方面交流,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经贸、承包工程、资源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加强安全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走私、跨国犯罪:扩大人文交流:加强在联合国等框架内沟通和协调,支持上合组织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双方发表了关于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同时签署了引渡条约、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新文件。


这时,中阿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已很有成就。双方贸易额2013年达3.38亿美元。中国在阿完成经济合作合同总额将近10亿美元,涉及通讯、交通、资源开发等诸多领域。


2014年,中阿高层互动更为频繁。当年2月,两国元首利用在俄罗斯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之机举行会晤,相互阐述各自政策目标。当月底,中国外长访阿,重申中方愿意看到阿的团结稳定发展与友善,愿为阿实现顺利过渡并推进和解发挥建设性作用。5月,卡尔扎伊总统来华出席“亚信”峰会,对中方运作这个区域性对话平台表示支持。9月,习近平派特使出席阿新总统加尼就职典礼。一个月后,加尼来华访问,与中国总理一道出席中方承办的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


加尼就任总统后首次出访选择中国,开了阿国外交先例,彰显了中阿关系的质量和水平。时值中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一周年,加尼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促进阿中合作和地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阿愿积极参与,加强双方在油气、矿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等领域合作,并将道路、铁路、互联网通信作为优先合作内容。双方发表了关于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签署了新的经贸合作文件。12月,中国总理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会见阿政府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双方重申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合作的共同意愿。这一年,中方承诺对阿提供5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同未来三年再提供15亿元人民币。未来5年,为阿培训3000名各领域专业人员。


加尼总统第一任期内,中阿两国元首在不同场合多次会晤,双方政治互信与务实合作持续推进。与此同时,中方开展多种斡旋活动,继续为推进阿内部和解贡献力量。譬如,2014年2月,中方与巴斯斯坦合作,在喀布尔举办第一轮阿巴中三方战略会谈;20155月,塔利班高级代表在乌鲁木齐与阿富汗官员举行会晤。中国的独特作用有目共睹。


2016年5月,中阿两国元首再次发表联合声明,同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阿方表达了希望早日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并加入亚投行的意愿。这时,双方的务实合作又有新成果。到2017年底,两国贸易额达到5.44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阿出口4.3亿美元,中国累计在阿投资已有4亿多美元。2018年,双边贸易额增加到6.9亿美元中方在阿企业中铁、中冶、华为、中兴等,在采矿、修路、水利、通信等领域承揽了许多项目。中国双登集团拿下的戴孔迪省5.5兆瓦光伏承包项目,是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扩大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但是,因安全形势严重恶化,2018年中企在阿完成的合同额严重下滑,甚至不到峰值时的1%


六、阿国局势新变化使中阿关系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阿富汗是中国重要的邻国之一,又是当今世界安全形势、地缘政治博弈最复杂的地区。中国对阿富汗局势变化自然不会无动于衷。为应对阿富汗局势的最新发展,在推动阿富汗和解与重建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早在2017年,中国就联手巴斯斯坦,与阿富汗建立了三方外长对话机制。


中方为促进阿富汗和平重建搭建的新平台,倍受各方瞩目和期待。其首次会晤在北京举行时,三方探讨了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的问题。2018年12月第二次会晤在喀布尔举行时,三方讨论了白沙瓦至喀布尔、奎达至坎大哈等跨境铁路建设的可能性,签署了合作打击恐怖主义谅解备忘录。2019年9月第三次会晤在伊斯兰堡举行,三国外长表示注意到了美国同塔利班进行的谈判,希望尽快启动包括阿政府与塔利班直接谈判在内的阿人内部谈判,强调应通过“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包容性和平进程,达成全面协议,实现阿持久和平与稳定。


鉴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急需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阿富汗产生了强烈吸引力。第三次外长会晤时,三方表示要共同探讨深化合作新路径,包括在“一带一路”、阿富汗区域经济合作会议和其他地区经济倡议框架内,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共同探讨“中阿巴+”合作模式。中方还特别表示,愿积极支持阿巴边境口岸建设,以便利双方的人员往来和贸易活动。


目前,中阿两国已结成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方在阿总投资额,据估计约为60亿欧元左右。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并开始撤军后,阿富汗局势发展出现多种可能,这为中国进一步拓展对阿合作,在阿富汗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和影响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前景。


但是,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阿富汗局势永远是复杂的,其内部矛盾是难以根本化解的。就在美国宣布撤军之际,塔利班武装对阿富汗政府军发动了袭击,脆弱的和平岌岌可危。更严重的是,喀布尔随后出现两个人分别宣誓就任总统的怪事。显然,这个国家的未来仍有很大不确定性。


面对这种形势,中方参与阿富汗事务,既要抓住机遇,争取主动,有所作为,又要全面谋划,权衡利弊,把握尺度。中国不会像当年的苏联和后来的美国那样,轻率介入其内部事务,贸然卷入其内部纷争,当然也不会允许任何势力利用阿国领土从事针对中国的破坏活动。联合各方共同打击对中方威胁甚大的“东伊运”恐怖势力及其支持者,仍将是中方处理对阿关系的首要选项。在推进能源资源合作,加强互联互能建设,提供必要支持的过程中,中方也会综合考虑经济成本与安全环境,始终秉承因势利导、择机而动的原则,牢牢恪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思路和节奏。


中阿两国的睦邻友好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当呈现也必然会呈现出既不渝初衷又与时俱进的新局面和新特点。



责任编辑/张玲 徐坤阳


来源:作者授权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