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达巍:美国对华接触战略终结了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2日  来源:中评社  作者:达巍  阅读:334

中评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李娜)察哈尔学会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中心主任达巍日前在人大重阳主办的“重新认识美国”系列直播中分享他对“历史关口再思中美关系”的深度思考。直播中,达巍梳理分析了美国各个阶段对华接触战略,他表示,当前中国国内对美国的看法趋于复杂化,有朝着负面变化的趋势。中美关系经过40年,现在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美国对华接触战略终结了。


关于美国对华接触战略,第一个阶段是1949-1972年,美国对中国实行的是遏制战略。“遏制”是个专有名词,英语叫Containment,并不是随随便便表达负面的看法就叫遏制。什么是“遏制战略”呢?举例,我这个手上有瓶矿泉水,这个瓶子是个容器“Container”,对瓶子里的水就构成一种遏制的关系。“遏制”是二战结束,冷战刚开始时,美国对苏联、东欧,后来对新中国实行的战略。


美国1949-1972年对中国实行的就是“遏制战略”,“遏制战略”最基本的表现是,比如瓶子和水之间是没有来往的,是两个完全不接触的物体,这是遏制。建国之初,中美之间没有来往,我们打了一场半战争,朝鲜战争是一场,越南是半场。我们和美国几乎没有来往,也没有贸易,也没有人员来往。政治上,美国不承认新中国,这都是遏制。


第二阶段,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1979年,美国对华大致实行的是军事战略。中美苏大三角,这是冷战的需要。

第三阶段,1979年以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变成了所谓“接触”战略。从1979年开始,美国至少对中国实行了大概40年的以接触为主轴的对华战略。接触战略,英语叫Engagement。Engagement并不是接触,而是拉住这样的感觉。比如两个人Engage,Engagement是订婚,青年男女第一次见面,看个电影,吃个饭,这是头一次见面。等到Engagement两个人已经深度交融,订婚了,这是一种深度结合的关系。他个人会倾向翻译Engagement为“咬合”,像两个齿轮互相地咬住,一个齿轮带着另外一个齿轮,大齿轮带着小齿轮,这就叫接触战略。 

第四个阶段,1978年以后中美形成的“接触-融入”战略默契。美国对中国的接触战略是什么意思呢?1978年以后,美国希望通过和中国的交往拉住中国,目标是把中国拉到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里。美国想通过这个行为,来获取它的利益,兼有经济和战略利益。同时美国希望把中国拉进来以后,来塑造你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非常重要的或终极目标。所以,美国一是想通过交往来拉住中国;二是这个方向是要把中国拉到他主导的国际体系里去;三是实现美国自己的战略利益,同时要塑造中国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所谓的1978年以后美国对华的接触战略。

这个接触战略既有积极成分也有消极成分。积极成分是拉住中国,不是对抗的姿态,把中国拉入国际体系里,通过深度参与国际体系,中国能实现我们的发展,这就是积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什么呢?美国把中国拉进来不是学雷锋做好事,美国并不是来帮助你的,美国有他自己的目的,是要实现他的利益,同时要塑造中国的发展方向,从中国自己的角度来说,美国老想影响我们,改变中国。所以,接触战略不是简单的纯正面的东西,当然,它也不是纯负面的东西,是复杂的概念。

1978年以后,中国形成了比较稳定地对美国的战略,就是我们想“融入”,简单来说,我们也希望通过和美国交往来融入国际体系。中国大概也是“三段论”:拉住美国,融入到体系里;要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保持自己的特色。所以,1978年以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我把它叫做“战略默契”,这只是个默契,并没有成文的说法。

中国和美国在战略方向上有相当大的一致性,美国把中国拉进来,中国也想融进去,这是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就是中国会不会变,美国认为只要把中国拉进来,中国就会变。中国觉得我(被)拉进去了,可以实现现代化,但我不会变,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当然,后来发生过很多的事情,中美在过去经历了历次波折以后,又比较快地回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战略默契在发挥作用,就是这个战略默契没被打破,这种情况下,中美就能够克服危机。今天中美关系出现这么多的困难,和这个战略默契已经没有了有重大的关系,这就是接触战略的终结之后出现的问题。 


第五个阶段,美国的对华战略辩论。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出现了多次有关对华战略的辩论。比较明显的有两次:一次是在金融危机之后2009-2010年,那是一个比较小规模的辩论,大概它的核心就是,当时一开始说中国是不是变得傲慢了的“中国傲慢论”;后来就说中国变得强硬了的“中国强硬论”。更大的一场辩论是发生在2015年,希拉里和特朗普竞选总统前面一年,那一场大辩论也是为了适应未来的总统大选预热。


2015年,美国对华战略这场辩论至少是自尼克松访华以来最大的辩论,所有的中国通都卷入到这场辩论里,这场辩论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这就是美国过去对华接触战略失败了。美国人逐渐地感觉,中国好像把“糖衣”留下来,“炮弹”还回去了;美国人以为,把中国拉入体系中国就会变,美国发现,中国是进来了,中国是发展了,中国也变了,中国有很多东西变了,并不是中国在过去40年没有变化,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外交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美国国内的看法是,你的变化好像不够大,而且他发现最近这些年,你们的变化在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这时候美国就会觉得,对华接触战略完全失败了。至于要拿什么战略取代接触战略呢?到今天为止,美国依然没有达成共识。这是美国接触战略终结的一个很大的背景。

第六,中国国内对美国看法的逐渐演变。一是美国的重要性在改变。从中国国内来看,美国仍然很重要,但今天美国对中国的重要性相比过去而言,实际上是有所下降的。二是我们对美国的看法在复杂化,美国过去在中国有一点点被神话,这个神话破灭了。过去很多人觉得美国国内治理不错。但最近十年,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美国国内好像也有问题,特别是疫情以来,美国的表现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中国国内对美国的看法在趋于复杂化,有朝着负面变化的趋势。这过去40年里,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美国对华接触战略终结了。




责任编辑/郎亚娇 徐坤阳


来源:中评社,2020-05-21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