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李晨阳:新冠肺炎疫情与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8日  来源:世界知识  作者:李晨阳  阅读:79

已持续数月的新冠疫情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既有冲击,也带来机遇。而随着新冠疫情在美国的不断扩散,美国政府为了掩盖其抗疫失误,指责和污名化中国,导致中美关系不断恶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变得更加重要,有必要进一步加大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力度。


四个方面的机遇。


一是有助于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增强。随着新冠疫情不断在全球扩散,中国与周边国家都意识到病毒是没有国界的,不分种族、肤色,所有人都会受到病毒的侵袭。


二是有助于合作意识的增强。在长达数月的抗疫过程中,只有联合抗疫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已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识。其中最典型的是中日韩三国的抗疫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并拉近了相互间的友好关系。


三是有助于完善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机制。疫情暴发之初,抗疫合作大都是分散的。随着疫情的扩散,抗疫合作基本转入东亚“10+3”框架内进行,未来可能催生新的东亚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


四是有助于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依赖。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就是明证。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向周边国家出口或援助了大批防疫物资,派遣多批专家协助抗疫,帮助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并培训工作人员,其他国家在疫情暴发之初也向中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是周边国家将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因为西方一些国家把新冠疫情高度政治化,对中国实行“有罪推定”,要起诉中国,要求中国赔偿,等等。周边一些国家担心与中国建设命运共同体,会遭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打压。最近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美国《外交》杂志发表的长文就表露了这种担忧。


二是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有可能发生微妙变化。周边国家需要中国的支持,尤其是防疫物资和专家的技术支持,这些国家的媒体也大多给予了正面报道,但也有从负面进行解读的。甚至,在疫情比较紧张的时期,还有个别国家在南海挑起事端。可以想象到的是,疫情结束之后,几乎所有周边国家都会面临国内经济形势低迷、失业不断增多等情况,不排除一些国家为了转移矛盾,也可能会随着西方国家一起“甩锅”,把责任推到中国头上。


三是面临产业链重组的挑战。疫情暴发后,由于很多防疫产品只有中国能够生产,或者严重依赖中国出口的中间产品,美国和日本都在强调自己国家产业链的完整性。越南等一些周边国家一方面积极谋划承接西方从中国撤离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也可能从经济安全的角度考虑强调构建各自独立的产业链。


四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能力挑战。今年一季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出现比较严重的经济负增长,也首次没设立GDP增长率。预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而周边国家对我们在经济上有很大的需求,这对我国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为了加快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我们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在近期我们要把周边国家作为防疫援助的重点;对周边国家的防疫援助要精准施策,“一国一策”;对周边国家的防疫援助实行无偿援助和商业行为并行,不大包大揽;充分发挥民间机构的作用,改善舆论引导方式,以提高舒适度;保证防疫物资的质量;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周边国家在疫情过后与西方大国一起,把新冠疫情的蔓延归因于中国;加快新冠病毒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制,并把它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周边国家。从长远看,我们要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方式的宣传,强调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和周边国家共同的事业;加强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宣传,准确传达如何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尽快全面制定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规划;科学制定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施路径,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树立典范;以民心相通和政策沟通作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基础。



责任编辑/徐坤阳 方柔尹



者:李晨阳,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云南大学副校长,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缅甸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世界知识》,2020年第12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