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人文交流与合作,强化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意识
中国与东盟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远远不能适应各方需要。我们必须认真梳理和总结双方在人文领域中长期开展交往与合作所积累的诸多成就,在总结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缺陷和短板,规划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
媒体舆论裹挟下缅甸民众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为深入了解缅甸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状况,研究团队开展了面向缅甸非华裔民众的调查。调查发现,不少受访者关注中缅之间的经济合作,但是他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非常低,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媒体对缅甸民众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表明缅甸媒体长期负面报道中国,已经严重影响了缅甸民众对中国全面、完整形象的认知与构建。
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的中国媒体外交:角色、功能与情境
媒体外交理论在指导一国的具体实践时,需根据该国的重大现实进行适应性创新。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媒体在公共外交中除了承担工具性角色外,还应发挥行为主体的作用。
新闻发言人的发布原则及相关问题思考
对当前新闻发言人的发布原则和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不仅能够反映出发言人自身素养提升的更高要求,还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和媒介传播方式的改进有着重要参考,对新时代新闻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布有着实践意义。
总 编 的 话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且常态化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交流方式。疫情进一步暴露出国家之间、文化群体之间的断层,加剧了已有的紧张局势。控制一场全球性疫情需要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

疫情对人类健康造成冲击;充满“冷战语言”的舆情则可能造成人心的隔阂。公共外交是实现合作的路径,却常常被认为是零和博弈,要靠贬损他人来宣扬自己的软实力。当下我们需要找到双赢举措,让人们乐于合作。疫情结束后的世界,希望能够重新唤醒人们互相依存的意识。

总编辑

赵启正
副总编辑

周文重

韩方明

黄友义
编  委

于洪君 王国庆 艾平 卢树民 吕凤鼎 关呈远 孙萍 吴思科 何亚非 张国斌 周文重 赵启正 胡伟 耿雁生 贾庆国 黄庆 黄友义 韩方明(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编辑部主任
马文生
副主任
赵可金 翟崑
编  辑
谢斯予 韩立勇
视点·史话  
扩大人文交流与合作,强化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意识 于洪君
大变局下的口岸开放:张家口近代自开商埠涉外关系考述 常忠义 李国欣
案例  
论特朗普政府对土耳其的公共外交 唐小松 徐梦盈
“数字丝绸之路”:数字国际合作路径与理念创新探析 任天威
中国政府援助在马拉维民众中的影响及认同问题初探 王海璐 李加方
专题  
媒体舆论裹挟下缅甸民众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基于非华裔民众的态度调查 彭伟步 黄江勤
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的中国媒体外交:角色、功能与情境 陈杰
新闻发言人的发布原则及相关问题思考 米广弘
评论  
戴高乐主义与法国的国际地位及中法战略合作关系 孙海潮
2020年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综述 赵新利 谢斯予
浅议对全球私营军事安保产业的规制 刘建伟
台当局利用智库对美游说策略分析 刘柳
书评  
舆论战略视角下的多元公共外交理论研究——评《公共外交——多元理论与舆论战略研究》 任静文
简讯·英文摘要  
简讯
ABSTRACTS
 
版 权

本刊版权为出版单位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如需以任何形式转载本刊文章,请与出版单位联系,取得同意后须注明文章来源。

所有文章仅代表著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本刊或本刊编委会的观点和立场。

创办单位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 察哈尔学会 主管单位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主办单位 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单位 《公共外交季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发行单位 《公共外交季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公共外交季刊》理事会

理事长 韩方明(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 副理事长 陈一华

《公共外交季刊》编辑委员会

总编辑 赵启正 副总编辑 周文重 韩方明 黄友义

编委 于洪君 王国庆 艾平 卢树民 吕凤鼎 关呈远 孙萍 吴思科 何亚非 张国斌 周文重 赵启正 胡伟 耿雁生 贾庆国 黄庆 黄友义 韩方明(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公共外交季刊》编辑部

主任 马文生 执行主任 赵新利 副主任 赵可金 翟崑

学术编辑 王义桅 余万里 赵磊 熊炜 编辑 谢斯予 韩立勇 英文编辑 朱延红 编务 郎亚娇 唐春云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100037) 电话(86)10-68290431

传真(86)10-68290436 投稿信箱 editor@charhar.org.cn

法律顾问 上海里格律师事务所

印刷单位 廊坊市瑞德印刷有限公司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134/D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5-6010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1日 定价 30元

在线阅读本刊,请登录:http://www.charhar.org.cn

http://news.china.com.cn/node_7093287.htm

http://blog.ifeng.com/5121621.html

稿 约

《公共外交季刊》由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和察哈尔学会创办,旨在关注并分析国内外公共外交走势和动态,就公共外交问题开展多方位、多角度的讨论,不仅从理论上加强公共外交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对中国开展公共外交起到正确引导和规范作用,同时也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办成国内一流并在未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外交专业刊物。

“助力于中国公共外交”是本刊的使命,我们欢迎一切能够为公共外交的发展提供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的文章。本刊最受青睐的文章将是对中国公共外交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有所启示,具有前瞻性、独到见解的评论、观察、分析或者案例。

本刊主要栏目包括:

(1)视点:针对国内外近期发生的公共外交事件、政策或者未来趋势等更广泛议题的分析与评论;

(2)专题:每期选择一个重要的议题为专题,多视角、多方法地集中探讨下期专题为:“一带一路”与公共外交;

(3)案例:就国内外发生的典型公共外交事件进行描述、分析与讨论;

(4)访谈:对国内外公共外交界知名人士的专访或对话实录;

(5)史话:有关国内外公共外交历史事件的回顾;

(6)书评:有关公共外交或国际关系类书籍的推介及评论。

欢迎各界人士赐稿,重要观点、事实与数据请注明来源。来稿一经刊发即付稿酬并赠样刊。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通讯方式、供职机构、职务或职称等,发至本刊专用投稿电子邮箱editor@charhar.org.cn。

本刊截稿日期为每季度首月20日。

本刊编辑部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