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4年 > (总第46期)
探讨亚洲共同历史认识平台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5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西原春夫  阅读:1580

西原春夫(亚洲和平贡献中心理事长):我认为“和平”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来讲,那就是利益不被侵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实现自己的意愿的一种状态。侵犯和破坏这种广义的和平的因素大概有疾病、贫困、暴力、犯罪、战争等等。狭义的“和平”,我觉得大概是一种没有战争的状态。今天我们就以这个没有战争状态下的和平建设为中心来展开讨论,同时介绍我的个人见解。

战争大概由复仇、扩大领土等动机而发起,这样的战争是比较多的,尽管已经不为当今的世界和现实所容许,但是依然存在着战争的危险。假如说利益的对立、意见的对立是引起战争的原因的话,那么企图使用武力来解决对立,这就是战争最重要的起因之一。

为了回避战争,怎样克服和避免非暴力的行为、避免用武力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避免战争的重要前提。为此,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我认为是通过对话来进行解决。有对话就有让步,有了让步就会消除对立。对立越深,让步也就越艰难。在这个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去对待呢?

我通过常年的体验和实践,想在此介绍一个我认为可以克服对立的方法。比如说“2”和“3”都是数字,这两个数字是永远不能够调和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两个数字相碰撞的时候,它们是无法前进的。为了消解这样的对立,我想要做一个共同的分母,就是能够容纳“2”和“3”的分母,也就是一个母体、一个平台。比如说2+3=5,那么这个“2+3=5”就可以成为“2”和“3”的一个共同的平台,然后再进行平分。这是日本以往就有的一种方法。

但是采用这样的方法也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要使“2”或者“3”自身的本质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可以采用另外的一种方式,不是“2+3”,而是“2×3=6”,让这个“6”来作为“2”和“3”的一个共同的平台,这样就不会损伤“2”或者“3”的本质。

如果我们把这种算术的方式来对应当今现实问题的话,我觉得首先考虑到双方共同的目的和利益,以双方共同的目的和利益为最大的公约数,由此而消解对立。这个结果给双方带来的利益越大,那么问题消解的效果也就会更好。

让我们用一个更具体的事例来看一看这个方法的可行性。比如说现在最关键的最敏感的钓鱼岛问题。如果双方都主张自己的主权的话,那么这个对立是不会被消解的,甚至有引起战争的危险。但是我们绝对不允许战争的发生。

当然,领土的主权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关键的。但是,如果我们回顾以往的历史,国境线究竟在哪里,这样的一种根据并不是绝对的,也并不是百分之百就是当时的一种现实。不管哪一方提前几百年对这个岛屿使用过或者是生活过,但是从数万年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那不过是一瞬间,只不过是发现的迟与早问题。在钓鱼岛的海域里,海中的生物在自由地游动,它们没有国境,也不会按照人为划出的国境线的左和右来生存。

为解决钓鱼岛的问题,我认为双方都不要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而是以在这块海域当中我们能够共同获得哪一些利益为目的,而进行实质性的讨论和交涉。如果政府之间不能够直接进入这样的程序,那么民间人士可以从中联结起来。我想,这样的一种做法也许是察哈尔学会所提倡的公共外交的一种具体体现。钓鱼岛的问题的确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但并不是无法解除对立的一个问题,而是如何营造和创造一个解决的氛围和环境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进入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提出来的。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在对待历史认识方面达成一种共识。实际上这样的一种共识也是和平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和方法。

像钓鱼岛问题一样,在国际问题的处理当中,双方都陷入一种极端的对立是很难改变现状,这种情况是很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刚才已经提到了,我们创造一个共识的平台,也就是说制造一个共同的分母,这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与秘书长刚才提出的“向前看”的视角是相通的。

大家都知道,当我们观察海流的时候,尤其是它的表层,有主流、旁流,也有逆流,也就是说在海流的表层流动着几种潮流,使我们抓不住甚至看不清哪一个是真正的主流。但是在大海的深层流动着的永远是主流。不管岁月流逝,不管地点是否出现了移位,主流从南到北或者从北到南,这个方向性是永远存在的。

我认为人类的历史有着和海流相似的一种特点,而“向前看”也就是说要抓住人类历史的主流。必须在这个延长线上来判断,否则就会出现误判,把逆流当成了主流。

下面我接着要讲这样的一个问题,日本曾经把逆流当成了主流,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周边诸国犯下了罪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使自己的国家几乎灭亡。

但是,如果我们把历史的长河当中的一部分割裂出来,只观察这一部分的时候,就难以看清主流、旁流和逆流。这时候怎么办?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往深层去看,看到了深层就能够抓住主流。这样的一种看问题的视角,我认为是抓住人类历史主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人类的历史在每个国家都是不同的,哪一个国家的历史最接近人类历史的主流,这是一个很难看清的问题。但是向前看、看大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历史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和一定的法则。我们分别来审视各个国家历史的时候,也会发现那个国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受制于这种法则而发展的。

从这种观点来看,我觉得欧洲的历史比较能够明显地显示出人类历史的法则,尤其是近代以后,对于亚洲以及全世界发生巨大影响的是欧洲的历史。所以,我长年以来一直试图以欧洲历史发展当中的法则为一个参照的系数,来对应当今的历史。

以欧洲的历史规律为主参照系数,我们就可以对日本对亚洲侵略的历史做一个梳理。1789年所发生的法国革命,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人们和社会对经济上有一种新的需求,要实现一种新的体制,要推翻千百年来所持续的世袭制,以及以世袭制为根基的国家机构。当然,由此而诞生的国家体制是顺应欧洲经济发展的,是一种以市民为主体的国家。其结果是资本主义爆发性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主义的需求。另外,也催生了用武力去占领和开发的所谓的殖民地主义和帝国主义。这样的结果直接给亚洲造成了危害。在东南亚,除了泰国以外,所有的国家都沦陷为殖民地。中国也在鸦片战争之后沦陷为半殖民地,外国的租界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现。

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虽然美国的黑船要求日本开国,而且把欧洲的帝国主义的形态也带到了日本,但因为日本及时地建立了与西方先进国家相似的一种国家制度,所以没有沦陷为殖民地。但是,日本不仅向西方学习了国家制度,同时学习了帝国主义,而对帝国主义的实践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对亚洲的侵略。毫无疑问,日本难以逃脱他的责任。如果忽略了这样一种历史的定位,那么就不可能抓住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

问题是对于亚洲给予极大的冲击、影响和破坏的欧洲帝国主义,它的走势如何呢?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帝国主义也随之而灭亡。但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关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从1919年以来到进入20年代以后,先进的国家有一种动向。接下来我要讲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动向。

我想指出的这个动向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尽管它惨重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惨重,但是有一点,这个例子就是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位德国的历史学家,他的名字叫斯宾格勒,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欧洲的没落》。这本书对于欧洲的整体,尤其是对于欧洲的知识分子给予了巨大的冲击。这本书中重点指出,如果不放弃行使武力,那么欧洲就要没落,就要灭亡。

这样的一种观点在欧洲扩展开来,其结果使得1928年缔结了“不战条约”,这个条约正式的名称叫做《放弃战争条约》。但是,这样一种条约的制定和当时的潮流并没有彻底地确立起来,因为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反潮流而动,反对这个条约。他们发动了帝国主义的战争。

为什么这三个国家要有这样的行为呢?这其中有一种历史的规则在起作用。这三个国家虽然都是比较古老的国家,但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来看,它们有两点相似:第一点,它们的起步晚于先进的国家;第二点,它们在殖民政策、殖民地的竞争方面比其他的国家行动得晚。

发展中国家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达到了国际水准的时候,它们要采取一种明显的动作来显示自己下一步的走向。当时的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行为具有这样的倾向,也就是说它们要尾随比它们更先进的国家曾经做过的事情。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历史的潮流是朝着哪一个方向而逆转的,我们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如果不放下武器、终止帝国主义的行为,那么欧洲就没有出路。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样的一种意识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而逐渐扩展开来。遗憾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使这样的一种思潮被截断。然而,发动这场战争的日本、德国和意大利走向了战败,迎来了1945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放弃武力成为了世界潮流的一个主流。

紧接着又过了几年,我们可以发现,曾经遭受欧洲帝国主义蹂躏,并成为它们牺牲品的殖民地全部都独立了。战后69年,帝国主义战争没有发生过一次。

当然,战后69年过去了,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仍然在不断地动荡着。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1919年所产生的那样一种历史潮在1945年战争结束之后得以确立,而且这种历史潮流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强盛。对于这样的一种看法也许会产生质疑,现在世界上不是也在发生战乱吗?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样的现状呢?   

我是这样认为的,当今的战乱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战前殖民地时代的后遗症。第二是由于民族和宗教之间的对立所引起的。第三,就像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一样,当它发展了之后,就要学习比它更发达国家的所作所为。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种区域性的,不是整体的,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历史的逆流,而不是整体的主流,也不可能动摇历史的主流。

最近我们越来越明显地看到,经济联网的加速使得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被融入这个网络之内。这样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由于经济因素的加入,使得战争更加难以发生,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幸福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确确实实正在加速它的进展。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其结果不仅仅是两个国家所承受,它必然要给第三国以及其他的国家带来损失。因此,抑制战争的力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而使战争的萌芽受制于国际压力之下的一种形态,也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它的轮廓。

经济联网的发展也促进了欧洲共同体这样的组织的出现。亚洲和欧洲是不同的,也不会成立像EU那样生硬的共同体机构,但是仍然需要一个某种形式上超越国家的一个机构组织,否则的话,本国的利益会出现难以保护的现象,这样的一种现象和状态会越来越明显。

之所以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出现,这大概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越发展,就会使国际的墙壁越来越矮小,越来越容易跨越。越来越容易跨越的时候,必然需要一种对国境的共同的管理。

最后我想把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的概述。我今天主要想讲这样的几个问题:

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国境间的墙壁越来越矮小。

第二,国境间的墙壁越来越矮小,必然需要一种跨国境的,具有区域性超国家性质的机构或组织来满足这种需求。

第三,经济联网已经把整个世界都网罗在其间了。国与国在经济方面的相互依存会越来越增加。这样的一种走向势必从结果上阻止战争爆发,使之难以爆发。

第四,全球化是历史的一个主流走向。这也是一种幸福的和平的方向。正因为这样,我们要有意识地强调和平的走向和这个主流的意义。我们共同珍惜它,同时控制和抑制逆流的再产生。

我想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向前看”的内涵。我把这样的想法综合地称为“立足未来,放眼今天”。从过去来看、从将来来看今天。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