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4年 > (总第52期)
察哈尔学会韩方明主席的致辞 搭建地方与高校交流平台,扎实推进中国公共外交事业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8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韩方明  阅读:222

尊敬的启正主任、郑启荣院长,各位专家学者,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您们前来参加外交学院与察哈尔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公共外交地校论坛”。本次论坛名称为“首届公共外交地校论坛”。“地校”只是个简称,全称应为“全国地方公共外交协会与高校公共外交研究机构”。大家刚开始听到,可能会不习惯。如果我们坚持办下去,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一个品牌活动,“地校”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词汇。

据察哈尔学会秘书处的统计,全国地方公共外交(城市外交、人民外交)协会共17家,本次参会14家;高校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研究院(所、中心、基地)12家,本次参会10家。

地校组织是中国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组织力量。地校组织的兴起,是公共外交理念传播和普及的硕果;地校组织的发展,是扎实推进公共外交的组织保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察哈尔学会与外交学院共同创办

“公共外交地校论坛”。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搭建地方协会与高校机构之间的交流平台。

首先,这样的平台是完全有必要的。地方协会有着丰富多彩的公共外交实践,但缺少时间精力和方法来对这些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和理论提升;高校机构拥有全球视野、理论和方法,但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深度关注和把握。相互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互有需求,当然就需要一个深度的交流平台。

第二,搭建这样的平台是可行的。察哈尔学会作为中国一家非官方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多年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外交学院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拥有雄厚的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我们合作创办,大家积极响应参加,这充分证明了地校交流平台的可行性。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平台参与者均受益,平台自身可持续发展?依我个人之见,提出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1.地方要开放,张开双臂,欢迎高校学者前来调研,并提供适当的条件。公共外交活动或项目不仅要“做好”,而且要“写好”“讲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人“叫好”。地方可以“做好”,但不一定能“写好”“讲好”。如果做不到“写好”“讲好”,就不可能做到让他人“叫好”。在

“写好”“讲好”方面就需要高校的教授了。

2.高校要放下身段,去接地气,重视现实问题的调研,为国家发展献良策。公共外交概念是舶来品,初期的引进、推广是必要的。要想深入下去的话,就必须重视现实问题的调研。教授们要放下身段,愿意下基层,去接地气。否则的话,长期的“象牙塔”工作使自己远离现实,就无法为国家发展献良策。

3.双方应重视并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我们总是在讲,理论与实践要结合起来。由理论与实践各自秉性所决定,直接结合需要大智慧,非常困难,不是普通人所能为的。案例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实践可写成案例,众多案例归纳可形成理论;理论通过案例教学,对实践指导更为有效。医学、法学是这样,工商管理也是这样,公共外交这样的实践性学科也应该是这样。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参会!希望大家享受一场思想的盛宴,主动积极参与到地校交流平台中。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