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4年 > (总第52期)
中国网:“首届公共外交地方-高校论坛”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8日  来源:中国网  作者:  阅读:1301

中国网北京6月21日讯(记者 戚易斌)21日,主题为“中国城市外交的实践”的“首届公共外交地方-高校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外交学院与察哈尔学会共同主办,旨在为全国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和高校公共外交研究机构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推动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

为地校搭建交流平台 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公共外交季刊》总编辑、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名誉主席赵启正、中共黑河市委常委、黑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鲁世巍、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以及来自全国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和高校公共外交研究机构的50多名专家和学者参加此次论坛。论坛将采用工商管理案例研讨方法,分五个小组对广州、南京、扬州、温州、大连、青田、云南、西宁、上海的公共外交实践经验展开讨论。

外交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郑启荣教授在致开幕词时表示,此次论坛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地方公共外交的成效,促进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更加有力地促进国家总体外交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高校公共外交理论资源与地方公共外交实践经验的交流,从而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公共外交的发展。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致书面欢迎词。韩方明说,此次论坛的主要任务就是搭建地方协会与高校机构之间的交流平台。地校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互有需求,使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必要且可行。

韩方明还就如何使平台参与者受益,实现平台自身可持续发展发表了看法。他指出,一方面,地方要开放,积极欢迎高校学者前来调研,并提供适当的条件。另一方面,高校要放下身段,去接地气,重视现实问题的调研,为国家发展献良策。还有,双方应重视并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名誉主席赵启正做主旨演讲。赵启正说,地方公共外交外交协会是我国公共外交的先锋,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建立起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和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赵启正表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承担更大作为,中国文化必须走出去,为此必须注重文化上的创新。

突出重点讲好城市故事 挖掘文化传播核心价值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城市外交的实践”。习近平主席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到了“城市外交”的概念,这将使中国的城市外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赵启正说,地方城市的外事或外交,一是要服务于中央的整体外交,与总体外交的方针政策一致;二是要服务于地方的需要;三是要与外国代表团、外国人物、跨国公司等实体进行积极交流。

赵启正说,各个城市要有自己的“城市符号”就要有好故事,突出个别的特点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城市外交表达方式和渠道是极多的,地方公共外交协会举行活动不妨请高校老师参与其中。地方政府的外事活动也可以让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发挥作用。

外交学院副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熊炜从外交学理论的视角谈了对城市外交的一些认识。他说,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在外交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参与外交活动日益频繁。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外交显然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形式。城市外交是连接三种重要关系的桥梁,这三种关系分别是:第一是城市外交与世界的关系;第二是与国家的关系;第三是与人民的关系。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赵磊在大会上发言。他说,打造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要注重两方面,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研究城市说到底是研究文化,传播价值说到底也是传播文化。文化就是城市的品牌、标示、资源,价值就是城市的规划和话语权建设。中国城市要抓好这个很好的战略机遇期,主要要结合好四个要素:一是定位准确;二是与国家战略机密结合,考虑国家需要,城市、企业如何配合;三是要有际化视野,四是注重品牌建设。


清华大学副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赵可金在发言时说,中国的城市外交研究与欧美不同,会更有前景。赵可金对城市外交做了总结:一是做好一面文章,只有把城市外交放到国际化的大文章中才能看到城市的创造力;而是抓住两个重点,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构建城市网络;三是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