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第六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生论坛
高汝仕博士的论文:什么是国际关系结构?——基于现象学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3日  来源:  作者:  阅读:2557

 

什么是国际关系结构?
——基于现象学的考察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认识国际关系结构。首先反驳了心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构认识,并从自足性、明见性、共在性、层次性和直接现实性递进地论述了现象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结构主义的影响。最后,在现象学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了中日划界问题。
关键词:国际关系结构,现象学,中日关系
作者简介:高汝仕,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生,电话13581711297电子邮箱gaorushi2600@126.com

 
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recognize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from the view of phenomenology. It refutes the idea of structure of psychologism and empiricism, and studies the influence to the structuralism from the processing stage of phenomenology as self-sufficiency, evidenz, mitsein, stratification and direct reality. In the end, it thinks the demar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ccording to phenomenology.
Key words: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phenomenology,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什么是结构?国际关系理论将结构分为三类:一类是限制性结构,一类是构成性结构,一类是制度结构。限制性结构[1]将结构看做是同质性的权力单位所构成的约束性,这种约束性来自于权力双方是谁也无法取代谁,其作用机制是双方的相互对立和敌对,这取决于其作用环境是无政府状态逻辑。构成性的结构将结构设置于观念之中,如温特将无政府的逻辑分为三种: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由此形成敌人认同、竞争性认同、朋友的认同,其基本逻辑是观念和文化。[2]制度结构[3]是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经验结构。但这三种结构关于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矛盾并没有解决,现象学的研究提供了这种机会。这三种结构在经验性和纯粹性两个方面并没有做出清晰地区分,因为这些结构概念并没有从现象学的角度厘清。
经验主义来自于心理主义。心理主义的观点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心理,一种是社会心理,但看做个人心理的作用时,他们认为结构受到了社会心理的约束。现象学反对那种心理主义的观点,认为心理主义是偶然的和经验性的。[4]
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制度就是结构,制度结构的来源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不确定性,二是交易成本,三是利益的导向。[5]这种结构来自于行为体的面对外在的驱动力量形成的结构性规则,这一规则的形成仍然具有偶然性,而不是确定性的。
还有一类是反结构论,这主要包括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了结构的不存在,第二种认为,结构不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实践和互动。反结构理论倾向于认为结构是一种不存在的假象。[6]
现象学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这种方式将世界的认识回归到人本身。但现象学脱离了康德的理性主义。本文将重新恢复康德理性主义的在国际关系中的解释能力。
现象学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有利于现象学的理解。一是考虑纯粹性,二是考虑关系性,三是共在性。现象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康德的认识论转向,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和生存论的现象学。这三个阶段的影响分别就是理性思想的建立,结构的纯粹性思想的建立和生存论思想的建立。因此现象学对结构思想的发展的认识也必然形成这种阶段性,本文将在结构思想的论述中逐步显现着三种思想。
但现象学没有考虑三种要素,这三个要素导致结构的认知趋于淡化,一是没有考虑康德提到的理性与存在的关系,二是没有提到结构是对经验的超越。三是没有考虑积累问题。这三个方面本文将在论述中予以渗透。
一、结构不是经验上的“类”
无论限制类结构还是构成性结构都将主体作为先验要素,其基本的目的就是形成同类的单位,而这些单位具有同质性,这种同质性是无法被取代的。华尔兹结构强调权力的同质性,温特强调认同的同质性。这些同质性表明作者从根本上来讲是将类作为了结构。社会心理主义的观点与此相同。胡塞尔在批评心理主义的观点指出,这些观点不具有逻辑的纯粹性和本质性的明见性。[7]温特的认同虽然是从观念出发的,但世界国家的形成确是经验推动的。[8]认同具有弱选择性,而不是强选择性。温特颠倒了这种选择性。
结构不是类,类一个群体的共同特征。这个特征表明,当赋予其竞争性逻辑的时候,其具有相互之间的取代性,而且是不相容的。当赋予其朋友认同的时候,这又表明其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一群敌人在一起怎么能够形成结构?在于其对资源的占有互不相让,当资源被耗尽于所谓“结构”的建立时。一群朋友在一起,大家互相让步,如何形成共同行动的结构?这来自于有效地分工和搭配性。
联盟群体的存在表明,联盟的目的即是应对外部的安全威胁,这在心理主义看来是信任的形成,在建构主义看来是为了认同类的形成。总之这些都是作为一个类在发挥作用。
集体安全形成的朋友认同也就是来自于外部的转换结构形成的群体。是要素,要素不是结构,要素的构成也不是结构,要素分布的规律是结构。因此,认同或者敌对的关系就是结构。
这同样适用于知识,结构是用来产生知识的,而不是知识形成了结构。知识的各种类不是结构。
类的特征就是一种平均。平均主义的思想是西方的代表性思想。牛顿定律的均衡、权力均势的均衡均来自于这一思想。海德格尔也将此在的日常之领会归结为平均状态。[9]
而结构的实质不是平均主义的思想,结构的思想来自于“饱满之领会”,而不是“平均之领会”。“饱满之领会”我们称之为自足。东方文化的核心就是“饱满之领会”,也就是自足思想,此在的饱满性试着于其他存在者,由此形成的不饱满性和不自足性来形成和推动结构。
任何将偶然性作为起点的机制都具有经验性。心理主义表明的规律仍然是经验的,[10]这是不确定的。具有贝叶斯均衡所揭示的结构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就为经验主义的行动预留了空间。贝叶斯所揭示的概率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增强或者减弱的变化是先验的。这中先验性来自于自明性。[11]
但是将这一纯粹自明性作为应用的经验解释所获得结构却具有经验性,对自明性的强调并不表明这一自明性不是从经验而启发的,这种启发本文认为来自于不确定性。
孙斯坦根据贝叶斯原则并扩大了这一规律,[12]这一规律表明,这仍然是一个经验的类原则。贝叶斯定理基于明见性的体系,但经验性的应用则是一种类原则。因此,任何恐慌性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均是一种经验性的理论,这里面所蕴含的并不是“自足之领会”,仍然是“平均之领会”。将心理主义建立在贝叶斯定理的基础上容易产生误导,如果不去分析其中的内在矛盾的话。
二、结构不是因果规律
尽管我们将敌对或者友好作为结构的转换规律,但很多人认为这里仍然存在两个缺点,一是结构是单一的规律吗?二是结构是不是优先于要素还是要素优先于结构?我们先谈第二个问题。结构与要素不存在谁优先于谁的问题,当然要素先存在然后要素之间建立的一个结构,这样似乎要素优于结构,这里的问题是没有与结构目的联系起来,当要素与目的相连时,这是这个要素已经不是原先的要素了,而是围绕着新的转换规律的要素构成的体系了。要素的相互作用也不是以要素的合并或者要素的认同作为这些类本质作为基础,而是通过不确定性建立相互之间的捏合关系。
各个要素之间不是本质相同的体系,例如国家就不是本质相同的体系,如果是本质相同的体系就不是结构。
结构是利用因果规律而建立起来的自我服务的体系,但不是因果规律本身。因果规律能够决定行为体的行为,但这不是结构,因果关系仍然建立在互主性的基础上,因此不是一种明见性的纯粹结构。
因果的成立表明国家之间在感知方面建立了自己的认知逻辑,这种认知逻辑表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仍然建立在一个经验的基础上,任何纯粹性关系都不是建立在因果规律的基础上。
美国与伊朗建立在一个共在的世界上,美国的行动可以成为伊朗的因,伊朗的行动也可以成为美国行动的因,这种因缘来自于相互之间的经验性原则。这种原则如果被理性所把握,那么就会变成相互之间的纯粹性原则,而不具有因果性问题。
结构是一种纯粹性的关系规律,纯粹性的关系规律可以塑造行为体的行为,但这是经验性的因果关系,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那样行为体可以塑造结构,但这种仅仅是经验性的塑造,其纯粹性的规则仍然蕴含其中。
三、结构是具有自足性的转换规律的体系
结构是转换规律的体系[13]表明,结构不是上面所说的单一规律的体系。单一规律表明的单一结构似乎是很少见的,因为结构必须依附于要素,而国家要素无法被假设为一个同质的行为体。
依附于要素并不表明它不是纯粹的,结构的纯粹性来自于其自足性的约束。所谓转换规律表明结构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结构处于纯粹关系网内,二是结构是超越时间和空间安排的体系,三是结构不是能够被感知到的规则,而是具有明证性的本质直观。
从第一个方面来讲,结构是一种纯粹性关系。结构的纯粹性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这种确定性关系时超于经验和对象的。
从第二个方面来讲,纯粹性结构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但经验结构不是没有时间的体系,经验结构是建立了自己时间的体系。任何经验结构的成立表明一个体系获得了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安排。这种节奏安排表明了行为体行动的节奏。
从第三个方面来讲,结构是超越感知的。[14]
而这三个方面表明,结构是一个自足的体系。但结构是实践和观念的链接体系。结构作为“在世”的显现,因此结构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结构的直接现实性与结构的转换规律的体系具有统一关系。
形式主义的结构表明了结构的本质,这是结构主义的第一个规律。形式主义表明结构具有至高的特性。这表明,结构是一个具有无限确定性的无条件性[15]的体系。
华尔兹力图提出一个形式论的体系。这一体系有两个特点:一是来源于纯粹权力要素的安排,权力结构的形成依赖于国家间权力的变动,这表明,华尔兹结构是一个经验性的体系。第二个特点是华尔兹力图通过整体性的无政府状态去规定均衡体系的形成。这表明,无政府状态的结构规定了均衡的结构。这种权力均衡的结构仍然是可变的,这就丧失了结构所应具备的确定性。
自由主义的体系是一个经验性的体系。这种转换规律通过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制度是基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这完全忽视了理性所具有的超越性。基于不确定性基础上理性的超越不是建立在不确定性的经验处理上,而是建立在理性对不确定性的超越基础上的自明体系。
建构主义体系的体系是一个变化的经验论的体系。温特的认同力图构筑一个观念的体系,而不是经验性的体系,但在两个方面是不成功的。一是观念体系的是在实践理性基础上建立的,这种体系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德性社会,这种德性社会是由自足性推动的,而不是温特所理解的互应的均衡和平均主义的思想。平均主义的思想导致的是不变,而不是变化。第二方面是温特所建立的世界国家的成立是基于不稳定性形成的,实在集体安全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承认必然性的意义,但观念的实践和自由意义在此消失,这里又削弱了理性的重要作用。
自足性是结构的运作规律,而不是结构本身。结构是转换规律的体系。这种关系表明,结构除了必须适应自足性运作规律之外,还必须适应结构运作的情境性原则,这构成了结构运作的二重性,后面将会论述。
四、结构是具有明见性的自足体系
具有明见性[16]表明结构处于自我的本质主导下,但是结构仍然受到不确定性的制约,自足与不确定性相互的关系就构成了结构成长过程中的基本的矛盾关系。
这主要表现在结构是具有现时性的体系,实践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场的结构才能为人们所认识。
明见性表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体系,都具有自己的内在本质。是不可被化约的。因此,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任何将国家与人性等同的做法都具有限制性,任何将心理主义的观点直接运用于国际关系的做法都具有限制性,任何将人的道德置于国际关系道德之中都有其限制,任何将国家关系结构解释国家行为的做法都有其限制。
明见性表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转换规律。下面分析三种结构的明见性的体系。
国际关系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在于竞争与合作并存。任何原则,除去没有任何一个原则都是完全正确的这一原则外,都不是完全正确的。即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没有任何一项命题完全为真,二是没有任何一项命题完全为假。这种自明性表明了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局限性。
(一)新现实主义的局限性
现实主义的核心观点就是国家通过均势而实现无政府状态下的和平。[17]无政府状态作为一个经验性原则,但理性对均势的超越可以导致体系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导致体系的破灭。
(二)新自由主义的局限性
新自由主义的结构和制度的影响就是制度,而制度的形成来自于不确定性,而制度有利于消除不确定性,交易成本的存在表明结构的成立依赖于交易成本的推动,这表明结构或者制度的存在是依赖于经验的,而结构的纯粹性原则依赖的是不确定性导致的确定性原则。
(三)建构主义的局限性
建构主义仍然采用平均之领会去观察世界。建构主义特别是温特的社会建构主义明显的建立在观念的社会建构基础之上,即社会的经验推动了体系的调整。温特在后来的论文中特别强调不稳定性所导致的集体安全以及世界国家的形成,[18]这里没有强调理性的超越作用。结构的纯粹性规则必须建立在理性对经验的超越的基础上。
明见性的体系必须通过自足性来实现。自足性是世界的存在性,前面我们提到世界的存在性就是在于领会的饱满性,而不是领会的平均状态。如果以平均状态之领会,人们仍然无法把握世界的关系和世界自身。也就是如何把握变。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体系依然没有把握住变。只有构筑自足体系才能把握住变。
结构的第二个特性就是明见性。基于自足体系的理解是关于结构的作用规律的理解,但并不是结构本身,这一明见性表明,结构基于现象学的考察是自明的,结构的自足的本质转换规律并不是以一种方式被掩蔽起来,而是通过自明性的方法予以揭示。
    因此,关于国家规律的考察必须基于明见性,这种明见性的考虑的核心在于国家之间构成了结构,而这种结构必须摆脱国家的束缚,而这是无论是限制性和构成性都是做不到的。因为基于这种自明性的考虑表明国家已经丧失其主权。国家基于世界的纯粹义务做事。而世界的纯粹义务是什么,这是基于明见性理性推演,这种推演反映了理性的本质。
五、结构是具有共在关系的连续统一体
纯粹性关系外化为共在性关系。所谓共在关系[19]是指共同在世,[20]共同在世表明,这些行为体之间具有连续性,但由于每个事物都具有纯粹性,那么,这一纯粹性表明,这一事物具有不同于另一事物的本质,这就造成了在世的间断性。海德格尔忽视了在世的共在关系的连续性和间断性分析。
所谓连续性是指一个体系要素具有持续的转换性并统一于自我的体系,连续性是一个结构的本质规律。不确定性是指结构的间断性。基于其共同在世的事物来构筑的就是一个连续性的体系,但海德格尔的连续性是建立在平均之领会的基础上,而不是自足之领会的基础上。
我们详细考察这两个概念
(一)连续性
连续性表明,如果是一条道路,则这条道路是通畅的,如果美国的一件货物或者人通过交通系统,汽车飞机和船舶被连续不断地送到了中国,我们称这一行为是连续的。如果是一天时间,则这种时间在一天当中并没有间断,则这一天就是连续的。这种连续性是自明的,并不因为表示这一事件的事物的中断而中断。中华文明是中国领土之内是被普遍接受的,那么这就是连续的,但如果有一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文明方式,那么,中华文明就是间断的。
所谓连续性是指行为体行动的同时性和对应性。如果一个行为体的行动引起了另一个行为体的相应行动,那么表明这体系是连续的,并且相应性越强,则连续性越强。
(二)间断性
连续性表明了事物的持续存在,而间断性表示事物的非持续性存在。这有什么意义呢?结构则表示事务的持续性存在,而一个体系如果是自足的,则表示这一体系是处处连续的。
如果不是处处连续的,则表明存在异质性因素。大量的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建立区别于异质性因素的连续统一体。共在性关系可以是同质性因素的共在性关系,也可以是异质性因素的共在性关系,但结构必须是将这些这些因素统一为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无论是结构的自足性还是明见性的体系都表明结构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但其间断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并不采用康德和胡塞尔现象学的完全消除间断性的方法,我们认为自足和自明都是通过现象和经验提供的信息而导致的原有的体系形成间断性,而人类的理性针对这一间断性进行调整而实现的。人类建立一个自足体系是可能的,这仅仅限于人类自身。
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的分析表明,任何事物的存在是有生命的,这种生命必须是向终结自己存在,由于此在[21]面向终结存在,所以此在的生存论就表现为一种现身情态,这种情态就是一种畏惧向终结存在。这就需要有一种永恒性来克服。基于某一时代人类生命的短暂性表明人类设立国家结构的目的就是终结这种短暂性,也就是用这种永恒性去代替短暂性,这就必须是将历时性的短暂性化为共时性的永恒性,也就是用体系的连续性去取代历时性所造成的向终结存在的间断性。这种间断性的持续作用导致的是国家的生成,但这仍然不能最终解决生存论问题导致的畏惧,因为国家在一个世界体系之中,而这一体系的调整使得国家原有的永恒性被打破,这样人类就必须在世界体系的范围内寻求永恒,这种永恒最终将有一个自足的世界体系出现,以实现人类自身出现的历时性生命短暂性的引起的畏惧。
六、结构的层次论体系与不确定性
间断性导致了层次论。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的结构均没有建立层次论体系,他们均认为在某时某刻只存在一种结构,要么就是权力均势的,要么就是制度的,要么就是观念认同的。而这种结构从来没有被认真的考虑过它与人类的认识、判断和理性有什么关系,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种结构与表示不可知的不确定性有什么样的关系。而实际上结构与此密切相关。
结构是有这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就是纯粹性规则,这种规则是人类赋予建立起来的社会事实而建立起来的,这种规则表示人类的认识、判断和实践能力。
一部分是经验性的规则。经验性规则蕴含和承载者其他两种规则的要素。这些规则主要是人类依据经验性而形成并且根据偶然性而不断的进行调整,前面我们论述的均势、制度和集体安全均来自于这个方面。
第三部分是不确定性部分,不确定性代表着人类的创造和探索。这是人类进化的依据。
现实主义将国家规定为无政府的,这是一种确定性的无政府状态,认为这种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均势,但对均势的衰落则求助于国家实力的变化。这表明这一均势状态存在着不确定性。对均势状态的探索没有揭示人类的创造性意义,因此温特赋予了无政府状态三种不同的观念意义。但这三种意义依然建立在不稳定性的推动上,也就是说这些依然是经验的,这不是同温特假定国家的观念推动的强观念主义和弱物质主义相违背的。温特没有把握的核心就是结构中存在的纯粹性规则和不确定性部分,而且这两部分存在这重要的关系。
先天性部分表明结构人类的理性能够将经验性的部分扩展为饱满性的,即由经验性的均势到集体安全到制度,然后推到善所主导的共同体。
而不确定性则通过不断地揭示原有的经验中的存在物与纯粹规则中的矛盾而不断地走向共同体,共同体的形成是纯粹规则下的经验获取并直接与不确定性相互作用的产物。
纯粹性规则可以直接与不确定性相互作用,当这种不确定性消除时,就表示这一结构是确定的。国家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人类的工具,这种工具可是被超越取决于纯粹性规则应对不确定性的变化。这种相互作用性表明结构成为一个自足体系。
七、结构是直接现实性的多元要素的组合体
结构的本质是多元要素的分工体系。所谓分工就不是同质性。这种分工可以依赖于霸权地位所导致的分工,但还有很多是因为不同的地缘位置、不同的国家性质、不同的国家需求等。这就是结构的情境论,这种情境论实现了本质直观。
关于不同的地缘位置导致的分工。这种分工表明国家之间处于不同的地缘位置,其自身的生存论状态与其他国家不同,国家之间的地缘关系呈现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生存论原则,这些原则可能是矛盾的,但“自足之领会”却可以消除,或至生存状态发生改变。同时国家之间还存在一个结构性的体系调整,这种结构性的关系是体系中的纯粹性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具有明见性的不依赖于要素的结构关系。
关于不同的国家性质导致的分工。国家性质不同表明国家处于不同的类型原则内,有的国家属于发达国家,有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等。这种国家间关系表明国家之间的不同情境性的关系。但这些国家可能均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共同的转换结构。
关于不同的国家需求导致的分工。国家的需求将直接导致国际结构的情境性变化。国家的需求可能构成国际行动的环境。因此,国家需求对情境性的影响是构成性的,国家需求的变化则导致了国际结构的直接现实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一定是本质的,但可能是层次性的。国际需求的变化说明结构的质料发生了变化,质料的关系与纯粹性的结构总体构成了二元关系。
多元要素是不是表明结构失去了统一性?结构原则是一个纯粹性原则,但这并不表明结构因素不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纯粹先天性原则,判断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附着于各种偶然因素的结构必然使结构成为一个显现的平台,这表明,结构依偶然性而显现。
行为体的行动共同在世,这种在世依然是分工的结果。或者是一种重新的安排。这种分化是依赖于经验的。这造成了层次性的体系。
关于结构的要素性表明结构是一个要素的即是一个系统的性质,这种系统性是以结构的去要素来进行的,而结构同时还是要素之间构筑关系的品质,因此结构就具有吉登斯所说的二重性。[22]
结构的直接现实性表明,结构可以以面向事情本身的状态存在,但同时,结构也以纯粹性存在,这两者并不矛盾。因此结构必然受制于情境性的制约。[23]分工性原则导致的就是情境性原则,这构成了结构生成和消灭的动态。
八、结构究竟如何形成和起作用?
——以中日边界争端为例
结构的本质就是理性对经验的超越。经验并没有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具有结构的体系,但经验可以积累,这种积累的组织是由理性完成的。
结构的自足体系就包括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先天原则,是具有明见性的体系,一部分是经验原则,一部分是实践原则,实践原则的基础是对具有直接明见性的自足体系,这一完满性的原则导致世界不断地显现给此在。
通过自足性原则,事物的本质规律得以明见,通过不饱满性,结构得以形成。经验原则的可超越性虽不为胡塞尔所推崇,但是这是此在的本质规律。
领会必须以结构和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海德格尔指出这种关系构建世界,但是这种构建原则不是依据平均之领会,而是依赖于饱满之领会。这种领会必须具有一种自在的关系。
因此,领会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最终通过理性之领会而实现结构的确定性和自足。这就是结构的先天性和纯粹性。
中日关系的在世表明中日是通过一种什么作用建立因缘[24],这里需要有许多层次性的结构性关系。一种关系为中日之间存在的纯粹性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依靠其他因素来解释,而是中日之间自明的纯粹性关系。
关于中日之间的边界争端就是日本坚持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而中国坚持认为这是中国的领土,依海德格尔的理论,中日之间的命题是存在的表达,是钓鱼岛的存在表述,这种表述发生了矛盾,这是海德格尔没有研究过的。这种矛盾不是划界本身的矛盾而是划界所引起的矛盾。这一命题应该成为中日的生存论表述。生存论的表述表明,领土的归属按照历时性的划分确实应归其主——中国,但是中日中日之间存在生存论的矛盾,这一矛盾必须归结为一种永恒性表述,这就要求中日关系实现自足性,以放弃历时性的短暂性。这里存在不同的情况,划界的纯粹性表明,这个行动是一个关系,是中日之间的相互性关系的表述,这种表述代表着钓鱼岛的生存状态。关键是何为“界”,何为“划”,界是一个名词,界表示相互之间愿意分割的界限,相互之间的某些行动愿意受此约束。划是一个行动。任何划界的行动将引导中日双方的未来生存特征的变化。因此,中日划界的“真”不是这个领土应该划给谁,而是与此相连的中日之间的生存状态如何展开。
中日之间的判断存在着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界”的承载和“划”的承载。当“界”承载着中日之间的根本性冲突的时候,则这个划是不可行的,界是一个历史和记忆的承载物,而划是一个现实性行动。时空的交替是无法被分割的。除非存在这样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将界和划统一在中日之间的生存论结构内。划的向终结存在必须以界的永恒性为依据。这种界如果不能永恒,则必须以中日之间消除恐惧的永恒性的自足体系为依据。由此构成了中日之间的融合性结构。
当“界”的意义出现层次性变化时,这种结构就会出现。如有的国家把“界”理解为友好交往的标志,而不是理解为敌我分明的界限;有的国家将界理解为文化意义,而不是领土意义;等。当划的意义出现层次性变化时,这种结构也会出现。当划仅仅是一个话语式行动或者政治性行动或者经济性行动或者是情感性行动时,这种矛盾可以被解决。
关于领土问题导到底如何确定?是依赖历史性进行划界,还是依赖现实的共在性关系划界,还是依赖其纯粹性进行划界?就其历史性来讲,领土的历史并没有结束,还必须继续下去;就其共在性关系上来讲,其生存论在于其矛盾性;就其纯粹性来讲,领土是国家生存的工具,其未来取决于是否处于国家生存的边缘,并且其生存论不再每个国家之间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对领土进行可分解性,或者可边缘性或者消除国家对领土的可依赖性。
领土的本质表明,领土是权力的附属物,领土是依赖于权力而展现其生存论,国家之间则依赖领土的展现而展现其自我存在。这两个国家的自我存在存在矛盾,由此构成了领土问题。领土问题的最终消除就是通过“自足之领会”的矛盾生存论解决。
九、结论
本文的结构主义基于这样一个过程:形式主义-明见性-共在性-生存论和情境再现。本文力图基本上按照现象学的思想来恢复理性的解释能力,这一发展过程也表明了形式主义和情境论的二重分析,本文是借鉴吉登斯的思想而解决的。
贯穿于本文的核心思想的是“自足之领会”,而不是海德格尔的“平均之领会”,自足之领会来自于康德的矛盾和二律背反的分析。我认为这是理解现象的本质规律,也是原有的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所没能涉足的,也构成了他们理论的缺陷。
    本文的结构理解也就建立在了这一领会的基础之上,结构的可变性是表明,
 不能被理解为一种平均状态,但这一点必须从结构的纯粹性方面获得突破。并由此到达存在主义,这也就构成了现象学的发展路径。


[1] 指新现实主义的权力均势结构,请参阅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影印版) ,2004
[2] 指建构主义的观念结构,请参阅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3] 指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制度结构,请参阅【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信强,何曜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4]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一卷《纯粹逻辑学导引》,埃尔玛·霍伦斯坦 编,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5]【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信强,何曜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49-131页
[6] 这种理论主要是是指混沌理论和后现代主义
[7]【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克劳斯@黑尔德 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第版,第42-87页;《逻辑研究》第一卷《纯粹逻辑学导引》,埃尔玛@霍伦斯坦 编,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59-63页
[8] 指不稳定性推动了世界国家的形成,请参阅Wendt,Alexander(2003) ‘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9(4):491-542
[9]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 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3版,146-151
[10]【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一卷《纯粹逻辑学导引》,埃尔玛·霍伦斯坦 编,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11] 这里的明见性仍然是有缺陷的,因为概率的利用是不是被看做一个心理主义的概念需要澄清。
[12] 【美】凯斯·R·孙斯坦:《风险与理性——安全、法律及环境》,师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2页
[13] 尽管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将结构定义为转换规律的体系,皮亚杰是研究的发生心理学的,但这本结构主义却不是建立在发生学基础上的,而是一个具有纯粹性的体系。【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1月版,第1-12页
[14] 这三个方面请参阅胡塞尔现象学的相关著作。【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一卷《纯粹逻辑学导引》,埃尔玛·霍伦斯坦 编,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15] 无条件是指不是经验的,而是明见性的自足性。
[16]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一卷《纯粹逻辑学导引》,埃尔玛@霍伦斯坦 编,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2页
[17]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影印版) ,2004
[18] Wendt,Alexander(2003) ‘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9(4):491-542
[19] 关于共在性关系,国内高尚涛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研究,是基于关系本体论基础上的一种共在关系,但本文的共在性关系是在存在主义基础上的生存论分析。参阅高尚涛:《关系主义与中国学派》,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08期,116-138
[20]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 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3版,第131-151页
[21] 此在指人类自己。
[22]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版,第89-93页
[23] 关于情境性分析参阅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版,第138-142页
[24] 关于因缘请参阅【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 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3版,第97-104页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