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3年 > (总第37期)
专题论坛第1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莫盛凯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1日  来源:  作者:莫盛凯  阅读:404

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的概念,国家形象的政治分析,公共外交的针对性,理解好这三个理论问题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公共外交及宣传中国梦都是非常有益的。

首先是公共外交的理解,这到底是一个形象问题,还是一个实现利益的能力问题?我认为公共外交是现代大宗政治发展在对外关系上的一个反映。我们怎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国家对外政策的性质和内容,以及为贯彻这些政策动员和运用国家资源、方式,可用于对外行动的资源、规模,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与国内社会的基本关系,或者说取决于参与国际政治的社会成员的范围以及参与的程度与方式。总的因素在塑造国际政治在一个时代的总体面貌。英国著名的对外政策分析专家克里斯托弗·歇尔(音)认为,公共外交的发展基于以下几个假定:第一,舆论可以产生影响;第二,跨国主义不可避免;第三,一国可以介入到另一国,影响事态的发展。总的来讲,公共外交应当成为全球大众民主时代对传统国家间外交的影响是一个涉及到外交自主性的问题。如果以这种范式来理解公共外交,就不存在之前所谓的对内还是对外的争议。

回过头来,我们对美国公共外交的认识,美国公共外交真的只是为了形象而形象吗?骆家辉马上要卸任了,他在任期间的几个公共外交事件,我认为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关注的。比如说PM2.5,如果没有美国使馆,可能我们都不知道这样一个问题存在。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就究竟是什么关系?是一个形象还是一个利益?通过这样一个事件,美国唤起了更多国内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从而对中国政府减排施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动力,避免了所谓的外来指责以及压力不起作用的效果。但是从形象上说,真的能提升美国的形象吗?很难说,很多人同样指责美国干涉了我们的内政。所以这是一个形象,还是实现利益的能力?我觉得是可以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一个是国家形象的政治分析。我们对形象赋予了很大的关注,但是很大程度上还缺少政治的敏感性。首先一个是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公共外交就能塑造国家形象的全部吗?我不这么认为,公共外交是政府企图管控跨国交往时代对外关系的行为,而不是全部的对外交往行为。以此推之,那么公共外交形成的国家形象也不会是国家形象的全部,至少存在政府管控之外的一个民间或者市场交往行为形成的国家形象的剩余。所以我们做好公共外交可能需要一种配合和战略性的运用,包括企业公共关系以及国民的综合素质,这三个方面需要一个综合的统筹和战略性的使用。可能一些不叫公共外交的公共外交会比公共外交在特定场合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就是政治标准问题。我们跟西方的理解可能不一样,我们认为很正常的事情会在西方引来对于政府干预一个市场或者个人的担忧,正如我们的国企走出去在外面碰到的境况。有时候政府的问题还是交给公共外交去处理,但不要过多地把责任推给所谓二轨外交,搭上更多的资源和载体。

但是有一些方面是可以管控的,比如之前埃及出现的中国小孩儿在庙上的刻字,如果对这方面的干涉,我觉得这就不是政府管多了,因为这本身对于一个文化遗产的负责,也是一种国际责任。当然,媒体的谴责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的国家、政府是不是能够像国际法主张的属人管辖权或者普遍性管辖权这方面进行更深的管控和反思?这方面我认为相对于企业是更有所作为的方面。

最后是提升公共外交的针对性,做好外交与比较政治之间的融合。公共外交的起点是政府在对外政策领域丧失对社会的绝对控制力。在这样一个外交双重博弈的环境中,政府试图保持自身的外交自主性行为。现在大宗政治本身的发育程度和交通通讯程度是我们理解和做好在特定国家公共外交的关键,所以做好对特定国家的政体公民社会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的公共外交更加精致细腻。


最后总结一下,公共外交从本源上使大众政治问题、民主问题,我们要做好对世界宣讲中国梦就必须要研究我国乃至他国不同宪政、民主、公民社会的问题,如果不讲宪政,不讲民主,可能也讲不好我们的公共外交和中国梦。谢谢大家!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