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4年 > (总第52期)
光明网:首届公共外交地方-高校论坛:学院与地方互动互补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8日  来源:光明网  作者:  阅读:1252

“如果我们今天不创立新的文化,没有创新,老拿孔夫子走出去,能走多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公共外交季刊》总编辑、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名誉主席赵启正在“首届公用外交地方-高校论坛”上说,“地方公共外交协会通过公共外交,向外国公众介绍真实的地方情况,各地公共外交做好了,中国的公共外交就整体做好了。”赵启正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建立起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和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

“首届公共外交地方-高校论坛”由外交学院与中国民间智库察哈尔学会于6月21日在北京共同主办,主题为“中国城市外交的实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公共外交季刊》总编辑、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名誉主席赵启正、中共黑河市委常委、黑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鲁世巍、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以及来自全国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和高校公共外交研究机构的50多名专家和学者参加此次论坛。

外交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郑启荣教授在开幕词中说,希望通过高校公共外交理论资源与地方公共外交实践经验的交流,从而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公共外交的发展。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为此次会议致书面欢迎词。韩方明认为,搭建地方协会与高校机构之间的交流平台是必要的。地方协会有着丰富多彩的公共外交实践,但缺少时间精力和方法来对这些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和理论提升;高校机构拥有全球视野、理论和方法,但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深度关注和把握。相互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互有需求,当然就需要一个深度的交流平台。

赵启正将地方公共外交外交协会看作我国公共外交的先锋,他指出,各个城市要有自己的“城市符号”就要有好故事。赵启正建议地方公共外交协会举行活动时,不妨请高校老师参与其中。

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主持了大会发言环节。中共黑河市委常委、黑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鲁世巍介绍了黑河市在公共外交方面的利弊与构想。外交学院副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公共外交季刊》学术编辑熊炜从外交学理论的视角谈了对城市外交的一些认识。《公共外交季刊》学术编辑赵磊说,打造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要注重两方面,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研究城市说到底是研究文化,传播价值说到底也是传统文化。文化就是城市的品牌、标示、资源,价值就是城市的规划和话语权建设。

广东公共外交协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讲师张庆园指出当前我国公共外交实践应完成意识唤醒、观念普及、主体延伸三个转向.。城市外交具体的三个转向为:1.指导思想,从“遮蔽丑”到“突出美”;2.内在设计,从平面到立体;3.形式选择,从展示到共识。

清华大学副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公共外交季刊》编辑部副主任赵可金对城市外交做了总结:一是做好一面文章,只有把城市外交放到国际化的大文章中才能看到城市的创造力;而是抓住两个重点,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构建城市网络;三是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论坛随后分五个小组对广州、南京、扬州、温州、大连、青田、云南、西宁、上海的公共外交实践经验展开了讨论。


又讯 当日,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与温州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一新分别代表察哈尔学会与温州公共外交协会签署了“温州—察哈尔城市外交案例研究基地”合作协议。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荣誉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中共黑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鲁世巍等出席见证了签字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以项目制形式开展合作,由温州公共外交协会与察哈尔学会委派人员组成城市外交研究项目组,搭建学术平台,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温州的城市外交进行研究,深入探讨温州市的发展定位、城市外交的特色、优势与模式等理论课题。同时,双方也希望通过比较研究,结合温州市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外交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的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从而为推进城市外交活动实践的有效开展,提升温州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及完善国际化战略服务。在案例研究成果取得较大发展的基础上,争取将温州的城市外交实践总结升华,进一步提高温州城市公共外交的成效,促进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更加有力地促进国家总体外交有着重要的意义。(樊骅)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