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5年 > (总第65期)
钟 新 女性在公共外交中发挥独特作用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5日  来源:  作者:钟 新  阅读:1159

钟新(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我特别想向钱卫老师表达敬意。我今天特别有话要说,今天一直在处理一件事,我们学院接了一个班,巴基斯坦的记者,是我们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送过来的5个记者。前期的策划我没有参加,不知道怎么策划的,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策划。最近让我来接手这个事,发现一堆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他们想做的事情我们之前的计划里没有,比如他们想学汉语、学中国文化,我们的计划里面没有任何的承诺,那我们是不是要做?他说想去媒体实习,因为都是年轻的记者,想到中国CRN去实习,在这里7个月,给他做什么?

说这些的要点是什么呢?在各个主体都在进行公共外交的时候,很多项目刚刚推动起来,但是很多都不那么成熟,大家想得都不那么周全,一旦推动起来,在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补救它,这时候特别需要愿意奉献、愿意做开拓性工作的人。领导都说不需要做,你还做不做?领导说这个计划里没有的,之前谈的计划里没有这个内容,但是人家在这儿待着没事干的时候怎么办?咱们看着他没事做吗?今天是讲女性外交,真的,我从很多年的观察来看,女性在有些方面更有责任感,更愿意付出,真的是要奉献很多很多的时间,又没有报酬,比如我们接这个事情没有任何的报酬,7个月你要把它运行。我们学院本来接的事情是什么呢?他们来听课,比如说可以到人大的新闻学院来听课,但是我们大部分的课都是中文课,怎么办?如果专门给他们设定英文课,这都是事啊。之前我们承诺给他们设定一些英文课,这是一方面。刚才说的两大块,这是他们最想要的,想学习新媒体,OK,我们可以给他们开一次新媒体的课,人大新闻学院可以开课程,但是外语教学是不能的任务。这个事情本来交给一个年轻老师,他说领导之前都没有谈,合同里也没有,预算也没有,那怎么办?他们来的时候很奇怪,12月份来,课都没有了,从现在到3月份初没有任何事情可做,那怎么办?所以我就很着急。我把它理解成是一个记者外交的机会,他愿意来学中文,很想学中文,我们怎么不去给他创造机会?之前有些策划,但是那些策划真的很难以填满这7个月的时间,那就要想很多的资源。我这里第一个请求,看咱们这里有什么资源我们可以去使用的。

我想说的特别重要的一点,女性的优势——女性真的很舍得付出,我观察了很多。不知道钱老师是不是这种感觉。

很多无偿的各种付出,去做很多额外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女性的一个优势。因此我建议女性公共外交应该包含在各个公共外交领域里所担角色的女性。刚才钱老师特别讲了,我们在选择什么样的人来从事这件事情的时候,包含了刚才说的“smart”也好,“power”也好,重要的是她有创力和愿意付出、愿意奉献,这样她才能真正去承担这样的角色,做很多份外的事情。但是现在是契约精神,协议里没有的事情我怎么做?但是有很多人情的因素。我就跟年轻的老师说:“这是人之常情,人家要寻求你的一点帮助,这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一下,这是可以做的。”我不是单纯说我们这个项目没有做好,我想说的是现在很多项目要有这种变通精神,并且要有这样的奉献精神,我觉得女性在其中确实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妇联可以在各个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的当中,指导女性怎么样发挥更好的作用。我就说这点,谢谢!

我申请插一句话,我想说什么呢,刚才你说到倾听,我要说可以讲一上午,但是时间有限,所以我选择一个亲身的案例来说明问题。之前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提出来,他们首先就没有做倾听的事,根本不知道这些人想要什么,直接来跟我们谈各种需求,结果很多东西对不上人家的需求。倾听不仅是一个评估,更是你做公共外交的一个起点,我要从哪里开始、人家怎么看你,这都需要倾听。

我想要说的一个点,昨天我还在外交部的公共外交处去交流,大家现在一个总的感觉是现在很多平台都搭建起来了,包括妇联各种平台都有,而问题是如何做得深入,如何把它做实。比如说项目的策划更加好,更加深入,更加符合人家的需求,更加本土化,知道人家想要什么、想了解什么。我最近出了一本书《微博外交》,就是研究各个国家的使馆、媒体、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五大主题,怎么跟中国人进行交流。这是一个事情。

另外一个事情,我们这学期正在做的,对十个国家文化进行研究的文化中心,看人家怎么样在新的环境下去调整,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有麦克风的时代。在我的文化中心里到底能做什么?我观察分析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将文化中心作为一个对话的平台、交流的平台,一定把文化中心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所以我想能不能把我们的妇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打造成一个人们可以定期去、随时想得起来去的一个地方,组织各种讲座、交流、对话,以这儿为平台,我觉得这个会非常非常有价值的。最重要的是reach more people,把人吸引到你跟前来,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我们做了很多单项传播,管你听不听,现在我们要把微信攻下来,实际上微博、微信是把人们吸引到跟前来的一个方法,我推送到达你面前,而不是大众传播。现在新华社、新华网就非常发愁自己的信息躺在新华网上流不出去,而其他的一些机构在信息流动上注重多元流动,在通过社交媒体到达个体上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我觉得在这种信息的流动上,这是一种到达的方式,另外把人招到我跟前来,紧密的这种接触更加重要,不可替代。所以我觉得咱们中心可以做这样的一件事,把它作为一种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