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3年 > 第6期
文化外交:解决犹太与穆斯林民族争端的良药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5日  来源:The Jewish Chronicle  作者:Lee Chottiner  阅读:1990

文化外交,顾名思义,就是以文化为纽带的外交形式。近代民族国家确立后,国家之间文化的传播、交流与沟通日益频繁,扩大并广泛深入到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科技、法律等领域。

冷战时期,随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加剧,文化外交逐渐蜕变为政府对外宣传的工具,之后随冷战结束而一度走入低谷。然而,近年来,文化越来越被视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各国政府谋求对国际事务更大发言权的有力工具;而在国际关系中,文化外交更是成为了促进国家间交往的先行者,甚至可以超越某些敏感的禁区。因此,文化外交越来越成为改善国际关系状况、架构国际合作的先锋和重要桥梁。

当今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中,以色列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似乎总是有不谐音。先后五次中东战争,两次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武装起义,以及无数的暴力事件和恐怖袭击,中东关系剑拔弩张,和平谈判反反复复。面对这一情况,作为在近代历史上同样深受战乱之苦的捷克共和国,又是怎样努力,通过文化来化解这两个宗教世界的心结的呢?

作为捷克共和国的驻外文化参赞

Robert Rehak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积极努力用文化来作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润滑剂”。最初,Robert Rehak是捷克共和国驻以色列的文化参赞。初上任时,Robert Rehak就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足球赛。足球赛是模拟欧洲杯进行的。与当时其它的足球赛不同,这场足球赛邀请了犹太民族及阿拉伯穆斯林民族两个民族的孩子同场竞技。

“当时我们邀请了犹太民族和穆斯林民族的学生们,让他们来到同一片绿茵场上。”Robert Rehak说道,“我们把他们混合起来,然后再根据欧洲的各个国家进行分组,每个孩子都要身穿这个欧洲国家的队服。我们想让他们感受到,在这场足球赛上,在这片绿茵场上,没有宗教民族之分。犹太民族和穆斯林民族的孩子都需要共同合作,齐心获胜。”可是,这么做真的有效么?

“起先,他们确实很困惑,也很畏手畏脚,”Robert Rehak回忆道,“然而,当比赛正式开始时,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的孩子们开始主动的寻求合作,慢慢地,他们也尝到了合作的成果,开始越踢越好,越踢越有默契。比赛开始几分钟后,你就很明显地能感觉到,场上的并不是什么犹太人,也不是阿拉伯穆斯林人,而是一群奋力踢球的孩子。联系他们的是一种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传球到球门口,射门得分。”

在Robert Rehak眼中,当初的小试牛刀,正式打开了他探索文化外交潜力的道路。他也越来越感受到文化外交的潜力。正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化具有鲜明的多样性与民族性的特点,不同文化体系的矛盾、冲突和碰撞由来已久,尤其是作为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道德伦理、历史传统、民族特质等因素的唯我性与排他性,一直是影响国际冲突的深层原因。然而,文化的差异在给国家的共识造成客观阻碍的同时,往往也会反映出相似之处,毕竟每个民族国家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共享和分享一部分价值观,否则就无法相处。文化的差异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零和博弈”。因此,对于文化冲突,如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深层次的冲突,只有利用合适的文化因子,再加上贴切的载体,才能最终消除误解,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才有机会得以解决。

“那次的尝试改变了我很多的思路,也为我以后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Robert Rehak说道。“我从2005年到2009年间任捷克共和国驻以色列文化专员,之后又成为驻美国文化专员,这十年多来,我亲眼见证了文化外交的魅力,见证了文化是如何成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桥梁的,在一次次绝境中为大家开启了一扇沟通的大门。” Robert Rehak说道,“在外交谈判中,如果你强硬地要求达到什么目的,这种谈判往往最后会不欢而散。但是,当谈判进行到白热化状态时,如果你能避开切实利益不谈,而是提出要合作举办一次文化项目,就好比说展览啊,音乐会啊,或是电影展映——这看似无关的提议往往就是打破僵局的关键点。通过这些文化活动,谈判者也好,两国民众也好,都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对方的立场,尤其是形成这种立场的文化、历史因素。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活动构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通过这个平台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而这些都是对未来的工作很是有利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外交,发挥文化的潜力,让文化成为解决国家民族冲突和矛盾的先行者和润滑剂。”在看到文化外交巨大潜力的同时,Robert Rehak也遗憾地表示,巴以之间的文化交流实在是太少了。

历史上,犹太人与穆斯林并非天敌。《古兰经》承认犹太民族是一个“有经典的”优秀民族,对犹太人背井离乡深表同情,但对犹太教持否定与批判态度。“我在以色列任职期间,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以色列很少有文化活动是专门针对本国或是巴勒斯坦的年轻人设计的。可以说,巴以双方都没有长远的计划,让巴以两国未来的青年认识到,他们需要改变现在的状态,不能暴力相对,而是要为共同发展和兴荣合作努力。文化外交是一场持久战,如果巴以双方还没有这种远见,那他们会错失冰释前嫌的重要机会。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多元文明共存的新时代。犹太人在历史上遭受的苦难值得同情,穆斯林世界谋求民族发展和民族安全也是可以理解的,双方只有建立真正的互信,才能最终实现和平共处,而这些都需要用文化交流的软方式,滴水穿石。”

除了巴以之间的文化外交外, Robert Rehak还谈到了捷克共和国内的犹太移民。早在一千年前,犹太人就开始定居在布拉格,开始主要在布拉格城堡附近。布拉格的犹太城形成于13世纪,位于伏尔塔瓦河与老城区之间。历史上,犹太人经历了数次大迫害,第一次发生在大约九百多年前的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当时十字军烧掉犹太会堂,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利,迫使犹太人从布拉格城堡附近迁移到了现在的犹太城。1142年在布拉格城堡被围困期间,布拉格的犹太会堂被烧掉,犹太教徒被强迫信奉天主教。

1179年天主教宣布应该避免接触犹太人,犹太城内夜晚开始实行宵禁。最后一次大规模屠杀为二战期间纳粹所为,这期间犹太人人数由战前的十万左右到战后只有二千多人幸存。“对于此,那些散落在布拉格老城犹太区的大小遗迹,很好地诉说着这个民族的悲惨历史,看到他们,你也会在无形中对这个民族存有更多的认识。”

(来源:The Jewish Chronicle,作者:Lee Chottiner,日期:2013年6月13日,编译:马馨汝,链接:httpthejewishchronicle.netviewfull_ story22685837article-Czech-diplomat-touts-culture-as-way-to-resolve-JewishArab-split-instance=lead_story_left_column)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