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1年 > 第7期
学界连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1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编辑与出版事务部  阅读:1759


“全球传播新格局”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

 

  2011年7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联合举办的“全球传播新格局”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芬兰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在题为《中国开拓公共外交的重要意义》的主题演讲中对不同国家关于公共外交的定义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全球传播和公共外交的关系,认为全球传播是公共外交最重要的形式,虽然很多新型公共外交的形式已经形成,但并不能取代全球传播的作用。此外赵启正分析认为,和别的国家相比,我国必须加强公共外交,因为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三十年,此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比较少,随着中国经济地位得逐渐提高,中国越来越被世界所关注,我们也越来越关心国际问题,所以必须增加对外表达,增加中国的透明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作了《关于中国的对外传播诸问题》的发言,他从七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对外传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方法,“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指导思想改变成“以正面效果为主”;事先预防的管理体制,造成对外传播变成对外澄清的被动局面;刻意打扮适得其反;理直气和,温和的语言力量胜过雄辩;熟悉西方传媒工作特点和公众的价值观;注意汉语讲话的思维方式与西方的差异;防止“宣传战役式”集中报道。陈力丹总结称,对外传播的主要任务是文化交流,不宜带有太多的功利目的,在价值观层面与外界达成理解、沟通,才能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威斯敏斯特大学国际传播学院Daya·Thussu教授在题为《国际传播与亚洲的“崛起”》的发言中称,谈到亚洲“崛起”有两大重要国家,就是中国和印度,他们在全球传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两国的政治体制、媒体组织结构等都非常不同,但关于媒体和传播学的课题,在中印两国都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而且两国媒体迅速发展的轨迹非常类似。

  美国俄亥俄州鲍林格林州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Oliver BoydBarrett在题为《“世界公民”的受众定位》的发言中,通过分析不同媒体对美国传教士哈罗德关于2011年5月21日世界末日预言和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的报道,告诉国际新闻媒体如何构建全球受众,就是应涵盖什么样的主题才能具有国际影响,需要什么样充足的资源,才能提供准确、重要的服务。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