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 李巍
李巍:扩大进口有利于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3日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李巍  阅读:1334



年前,我两次去华盛顿调研,主要针对美国酝酿对华的战略转型。年后就一直在不断预警中美经贸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现在有四个摩擦点。


第一个是以钢铁为代表的原材料产业,美国认为中国出口价格过低,一直对华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政策。特朗普能够当选总统,是因为美国四个州以前支持民主党,后来支持了共和党。这四个州是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密歇根以及俄亥俄,都是美国传统的制造业地区。


第二个摩擦点是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就是要靠知识产权的保护,比如《纽约时报》的新闻是要付费阅读的,还有高科技以及商业模式等。历时7个月的美国301调查(注:1974年《贸易法》的第301条款)马上就要到期了,这个调查就是针对知识产权。一旦认定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美国就会实施惩罚性关税,现在美国正酝酿,针对中国价值600亿美元的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第三个是对中国赴美投资和并购进行安全审查,主要在两个领域,一个是高科技,一个是金融服务业。美国正在立法强化美国海外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的职能,CFIUS是美国财政部牵头的一个跨部门机构,总体来说就几十号人,过去没有能力进行大面积的安全审查。现在转变为给钱给人,对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和并购行为,加大安全审查力度。


第四个就是美国批评中国的经济制度,说中国不是搞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是WTO的原则精神。


实际上,因为中美经济结构在全球化后发生了重大改变。美国失去了制造业,只有服务业,但特朗普认为,WTO所有规则都是保障制造业自由贸易的,而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产值占1/4,所以WTO是天然有利于中国的。


美国需要的是服务业的自由贸易,比如中国可以自由进口好莱坞的电影、医疗、信息以及金融服务。现在中国很多大型金融机构十分关注中美关系,因为他们关心自己的竞争环境。中国的银行业已经高度饱和,美国看上的是中国的商业保险市场,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在五险一金的基础上,仍有大量医疗、养老的需求。




我不赞成中美双方打贸易战,因为中国在对美经贸方面是获益方。美国国内之所以出现阶级斗争,最著名的比如占领华尔街运动,是因为他们的中产阶级垮了,中产阶级随着制造业的转移来到了中国。


认识到这一点,中国就应以柔克刚,以战止战,把中美贸易的蛋糕做大,在不牺牲中国利益的情况下,让美国也得到更多的好处。特朗普提出减少1000亿贸易逆差,一个办法是减少中国进口,这对中美双方谁都不好;另一个就是增加中国对美国的进口。


坦率讲,中美贸易的结构短时间内做不到增加100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已买走波音25%的飞机,62%的大豆。但是中国用1-2年时间,在现有基础上,从美国增加500亿进口,是有可能实现的。比如扩大农业进口,开放肉类市场,还有天然气等能源,汽车以及奢侈品市场,不要搞得大家每次出国都像代购似的。


中国已经走到一个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为内需导向型经济的关口。自己就有一个很大的国内市场,为什么不培育而要依赖美国呢?我们也需要廉价享受更多国外资源,能够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我们现在要树立一个新的观点,那就是进口有利于中国,中国更加需要消费升级而不是外汇储备。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外交战略。中国要让东南亚这些小国在中国市场赚到钱,才能依靠你。中国要当全球的引领者,就要让他们来中国淘金。


作者:李巍,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2018-03-23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