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赵启正:擦亮一颗东方明珠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3日  来源:中国之声  作者:张明浩、吴善阳、傅闻捷  阅读:119

1978年,38岁的赵启正刚刚获得上海市和航天部先进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他并没有预见不久后由核工业专家社会管理者的转变。他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也是知识分子式的。


赵启正那时候有两点我是特别兴奋的:一是宣布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样就把我们当做国家的主人,我们也是国家的先进部分了;第二,因为改革开放我可以和外国的同行交流了,这样我就很容易来判断我的科研水平,同时吸收外国同行的经验。


浦东成全国第一个新区


 


1984年,千里之外的深圳特区迎来了邓小平的第一次视察。也是在这一年,赵启正告别原来的业务单位,前往上海市委报到。当时,中央提出干部提拔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赵启正作为年富力强的知识型人才走上了市委领导岗位,从此成为一个城市管理者。六年后,国务院决定开发浦东,又两年,浦东新区正式设立。赵启正与浦东一起,开始了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


赵启正如果这个试验出现闪失,那整个中国的收入就会减少,所以这是谨慎的。在5个特区之后,经过了10年才宣布开发,这是中央的一个谨慎。这样,上海取得了一个新区的称呼,这是全国第一个新区。

 

记者那它的重要的意义在哪?

 

赵启正最初的任务就是在长江流域振奋整个流域的经济发展,把上海建成一个面向国际的经济、金融、贸易城市。


日历已更新至1993年,曾经负担全国财政收入1/6的上海,要再成为带动长江经济带的龙头。而浦东,就是这条巨龙的眼睛。主政浦东的赵启正只争朝夕,沉默而实干,他想用实干画龙点睛。


赵启正人家也不以为你们上海浦东开发就能这么快,就能这么顺利。在开发当中也有些辩论,比如说90年代初有人说了特区新区可以不搞了,你们已经很优惠了,不应该再优惠了,有个大辩论。当时我说了,别忘了小平同志的教导,我们不要争论了,闷头好好干吧。我跟浦东研究室说,这个问题不要辩论,咱们以实际行动坚持做就行。’ ”

 

把五个方案合成第六个方案



一个现代化的新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规划。他们提出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因为上海的改革不仅牵动上海和周边地区,还要面向长江流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


赵启正我们没有设计现代市区、综合设计的经验,我们就摆着好看,说不出里头的逻辑来。当时规划请了五个国家最好的设计所,每家给一个陆家嘴的地图,各自设计,然后拿来图纸和模型。最后由中国设计师把五个模型的优点综合成最后第六个模型,这就是现在做的。

 

记者把这五个方案合成第六个方案,不会担心有四不像的风险吗?

 

赵启正这就看我们的水平了。你比如说,空气会污染的,人家就说了,我们这楼,风的力学上是有利的。啊?还有这么个说法?采光,一个楼挡一个楼,阴影就来了,天还没黑呢楼里就黑了……这些概念我们哪有啊?所以我不敢说我们的方案就是绝对好,但是经过这一折腾,比闭门造车不知好多少倍。

 

记者最终这个方案是严格按照技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吗?有没有行政(力量)去干预它?

 

赵启正我不许!你没有权力去干预!原来我们设计的是平均20平方米一个职工,现在看来大概15个平方米就已经一个职工了,我们就细到这种程度。

 

这套事无巨细的浦东方案里囊括一系列至今仍在全国被广泛应用的管理思路:比如,浦东开发不只是项目开发,更是社会开发,是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形态开发服从于功能开发;比如金融、基础设施和高科技先行,又比如一流党建带动一流开发,勤政廉政也是重要的投资环境等等。

 

赵启正当时有很多地方(提出)叫做筑巢引凤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等,我都认为这些话是不可靠、不确切的。我们就把这个建设分成什么呢?功能和形态。

 

记者就是说我们的区域规划也好,其他方面的建设也好,要服从于这种功能的区划?

 

赵启正不错,功能在先,形态在后。真正建好之后还得继续做功能开发,我们浦东是个两三岁的孩子,他要长大的,因此给他做衣服要大一些。最后只证明(我们做的)还不够大。

 

记者我们现在提出来的一些倡议也好,战略也好,是不是也适用您的这样一个提法?

 

赵启正适合。就是刚才我说的,一定要注意存在感这个词。什么意思呢?上海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是个交通发达的地方,是海陆空都能贯通的地方。这里也有缺点,土地是贵的,不是按亩来卖的,是按平方米来卖的。那么,你来不来?我把话说前头。

 

通过浦东开发振兴上海



从规划到基建,把钱花在不显眼的地方,这是改革组织者对城市深沉的爱和承诺。浦东新区开发的第一个五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达到了220多亿元,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内环线等十大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连接浦西、东西联动,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和城市面貌。

赵启正通过浦东开发振兴上海,面向世界去对话,是这么说的。还不够,我又说了,亚洲太平洋有一条经济走廊,从东京、神户经过汉城、上海、台湾、香港、科隆坡、新加坡。他们的腹地加起来占全世界的GDP,当时我记得是16%。一路城市一路明灯,相互映辉。那么,这条走廊的中间点是哪儿?是上海。



随后的1996—2000年,浦东新区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00多亿元,建设浦东国际机场、浦东国际信息港、浦东深水港一期工程等。到20世纪末,这些重大工程,构筑了现代化新城区的框架。

 

记者浦东经验放到今天可以复制吗?

 

赵启正部分可以。

 

记者能复制的部分在哪儿?

 

赵启正精细规划就要复制,功能开发和形态开发的关系可以复制。

 

2017年,浦东新区生产总值超过8700亿元,它的发展仍然有长足的后劲。而赵启正,这位参与和见证了浦东起步腾飞的老人,已经远离了那片仍然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热土。他有了充足的时间观察它,思考它。

 


赵启正: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名誉主席、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

作者:张明浩、吴善阳、傅闻捷,中国之声记者

文章来源:中国之声,2018-5-23

文章原始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RaSPRFTTFcE8z7dPUJ-g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