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新闻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8届中国毕业典礼暨第六届南大中国校友论坛在京举行 韩方明获南大校友成就奖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9日  来源:  作者:察哈尔学会  阅读:709


  2018年9月8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8届中国毕业典礼暨第六届南大中国校友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盛大举行,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出席典礼,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连瀛洲纪念奖学金中方学者、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出席典礼并在校友论坛上做主题演讲。

  南大名誉副校长、莱佛士控股集团总裁蔡琼莹女士,校董会主席许文辉教授,校长苏布拉·苏雷什教授等师长团与不同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及其家属共同分享和见证了盛大庄重的仪式。




  在中国校友论坛上,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苏布拉·苏雷什教授亲自向韩方明递交荣获2018年度“南洋校友成就奖”通知函并表示祝贺。南洋理工大学自2005年起设立的“南洋校友奖”旨在表彰在各领域表现杰出的南大校友,奖项分为卓越校友奖、校友成就奖、校友服务奖以及杰出青年校友奖。2018年度的该奖项将于10月13日在新加坡隆重举行。



图为南大副校长陈金樑教授向韩方明颁发答谢状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兼公共研究生院院长刘宏教授出席并主持了毕业典礼。









  以下是韩方明演讲全文:

专业、博雅、人和,新时代我们的事业

尊敬的各位校董,苏布拉·苏雷什校长,各位学长,各位贵宾:


  下午好!


  首先祝贺今天上午刚刚获得学位的各位校友!这已是我连续第三次参加南大的中国学生毕业典礼,前两次是作为演讲嘉宾,今天是作为观礼贵宾,每一次的感受都如此的庄严和美好。非常荣幸能够和各位分享作为南大一员的荣耀。

  以全球视野,推动中新两国合作与共赢,向来是镌刻在我们南大校友身上的责任与使命。而承担责任与践行使命的前提,是以极为清晰的头脑看清当前所处的历史坐标,以及准确预判未来的走向。

  昨天下午苏雷什校长就人类的未来发表了高见,向我们生动而通俗地展示了工业4.0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现场聆听令我受益匪浅。当前,中国与新加坡,无论是高层还是民间,就两国关系所取得的基本共识是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历史有意无意地制造的契机,以一种无法逆转的合力,又不断推动中新关系全方位发展。

  尤其是今年,既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邓小平访问新加坡40周年。40年前,随着中国以改革开放开启新的历史命运,中新两国关系也迈入了在开放合作中共同发展的历史步伐。无论是早期中国学习新加坡经验,还是之后两国在相互印鉴中不断汲取并激活经济社会活力,中新关系始终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一路同行,这其中,南洋理工的历届校友,都是见证者和推动者。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新加坡,两国领导人确立了中新“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定位,引领两国关系进入新时代。去年,随李显龙总理的访华,“与时俱进”的两国关系得以进一步深化。

  如果说,40年前的改革开放,是中新两国关系发展共赢的“时”。那么,新时代中新两国发展共赢的“时”与“机”究竟是什么?

  众所周知,时机的有效把握,同样在于对定位的清晰。自改革开放以来,新加坡成为中国与世界关系枢纽,这一地位并未发生任何变化,效应同样丝毫没有减弱。尤其是在中国提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之后,以中国经济为引擎之一的亚太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互联互通会在新加坡得到汇集,新加坡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枢纽角色更加突出,以全球金融的地位、地缘关系的要冲、政治经济往来的枢纽等定位,新加坡有可能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进程中成为“东方的日内瓦”。

  所以,如何进一步加强这一枢纽地位,并以此取得继往开来的成果,便是今日在座诸君思考中新关系,把握两国全方位深化合作所思考的命题,并使之成为承担与践行的责任使命。

  正在发生的事实也容不得我们有片刻的迟疑。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先生最近告诉我一个重要的数据,中国的对外投资有近百分之七十由新加坡通道实现。进入新时代,两国合作的新平台不断扩展延伸,三大政府间合作项目、南向通道建设、第三方合作已经开始,未来前景非常广阔。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新加坡又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新加坡将协调有关各方在共同关心的地区议题方面,如以更务实的态度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共同引领中国与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无论是全球治理体系与命运共同体的进一步深化,还是中国正在推动形成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历史必然,都将必然涉及到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和合作,这些诸多的历史机遇都在要求我们通过更务实的姿态和动作,推动中新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并借此在全球化治理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开辟新的国际发展空间,融入到更广泛的世界分工中,创造出更多合作共赢的故事。

  此前,本人多次表示,与时俱进的中新关系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能够在国际合作平台与全球化治理中取得更多更大成果,是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所谓天时,中新两国政府以及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支持者。而地缘相近以及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让共创辉煌具有了地利优势。

  在“人和”方面,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通过留学、培训等不断推动两国在多个领域和层面的人员往来与交流合作,两国居民到对方国家的工作、旅游甚至是定居的数量也不断增长,以此推动两国社会的互信和融合,不断夯实两国良好关系,此为人和。

  可对于我们立志于持续推动两国关系深入合作共赢,并希望以此创造辉煌的南大校友而言,人和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更在于通过我们的力量、视野以及专业能力,寻找到推动深化合作的具体项目、具体措施以及具体的机遇和具体的产业对接,为两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两国民生福祉创造两国发展合作共赢的红利,以此红利进一步凝聚更多的民心、更大的力量,持续书写合作共赢的故事。

  此外,还须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中,新的投资必然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可当一部分人没有能力胜任的时候,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们需要利用我们的专业能力,我们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和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参与到这些新领域和新行业中,也使全球化进程中最大化的共享发展红利,此项内容亦为我们南大校友所须承担的“人和”事业。

  也因此,基于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人的共同发展,发现产业机遇、投资机遇、发展机遇以及人才机遇的信息产业,推动中新两国以及去全球化治理的人和的文化产业,以及整合各方资源、为传统赋能的创新产业,都将是南大校友以及所有人应当格外关注的新兴产业。尽管这样的定义区别与传统意义上科技、软件等新兴产业的认知,但无疑,唯有提升人的能力、创造人的需求、放大人的智慧的产业,更符合双方国民共同的福祉。

  所以,以思想智慧、以创新思维、以坚毅行为,不断在各区域、各层次、各圈层推动人和,构建更具合作黏性的朋友圈,这对于南大校友、南洋理工大学,在中新关系进一步提升和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都将有广阔的天地和空间施展所学所知。

  “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博雅人才”,是南洋理工大学办学的精神,也是中新两国战略合作的人才基石。助力中新关系友好发展,推动中新合作层次的提升和领域的拓展,为更多人创造发展与合作共赢的红利,是一种有价值的事业。

  我们将一直专注于这项事业。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玲 顾心阳

图文编辑/康巳鋆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