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 李巍
李巍:英日自贸协定——锁定英国加入CPTPP的“门票”?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7日  来源:人民大学国政评论  作者:李巍  阅读:1524
英国与日本两国政府拟于2020年10月正式签署《英日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该协定的达成是国际经贸格局加快重塑的又一力证。在“后疫情时代”,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依旧会继续向前推进经贸合作,但对国家间合作已经有了更审慎的思考,对经贸规则与伙伴选择也逐渐形成更具战略性的判断。对中国而言,面对变化中的国际经贸格局,不光要保有一定的战略定力,还要适时主动出击参与重塑经贸格局的进程。


本文由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李巍领衔的经济外交项目组撰写,文章来源于人民大学国政评论微信公众号。






2020年9月11日,英国与日本原则上就《英日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达成一致,两国政府拟于今年10月正式签署协议,并计划于明年1月1日使协议正式生效。这是英国“脱欧”后作为独立的贸易国家对外达成的首份重大贸易协定,对英国而言具有“历史性意义”;而且,英国在2020年6月就对外宣布寻求加入由日本所主导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此次与日本达成的自贸协定,或将成为英国踏入CPTPP制度伙伴圈的“垫脚石”。不仅如此,该协议也是观察“后疫情时代”国际经贸格局变化的窗口,全球贸易关系重塑的步伐正在加快向前推进。


01 英日自贸协定主要成果


英日自贸协定的正式协商始于今年6月9日。短短三个月,英日双方就已敲定协议细节并达成共识,进度非常迅速。除了英日两国都希望尽快达成协议这一原因之外,日本与欧盟先期于2018年7月签署、2019年2月生效的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为英日自贸协定提供了参照,大大缩短了英日双方沟通谈判的时间。


根据英国政府发布的声明,英日自贸协定预计将使得两国双边贸易增加约152亿美元,英国对日出口产品中有99%实现免税,英国经济将实现15亿欧元的提振,而且不仅英国企业会从中受益,长期来看,英国工人薪酬也将提升8亿欧元。英国政府的声明难掩兴奋,称这份协议是为英国经济“量身定制”的。


英日自贸协定覆盖了数字服务、金融服务、制造业、农产品贸易、人员流动等多个领域,其中,协议亮点主要体现在数字服务与金融服务这两个领域上。第一,英日自贸协定在前沿数字与数据提供方面与日欧协议相比有了新突破,在确保两国间数据自由流通的同时,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也将维持高标准。并且,英日自贸协定也将禁止数据本地化,为本国金融科技企业前往对方国家运营提供更多便利。考虑到英国未来有意在5G建设上选择与日本开展合作,双方目前在数字服务方面达成的共识亦是在为下一步深入合作打下基础。


第二,英国金融服务业进一步透明化,赴日经营牌照发放速度将加快。根据协议,英国财政部、英国金融监管机构与日本金融服务局(FSA)将建立年度对话机制以减少双方规则摩擦。此前,英国与其他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条款不得不通过欧盟委员会进行,协商效率有所折扣;如今英国独立与日本谈判,协商效率更高。考虑到金融服务在英国对日出口中占比最多,比重高达28%,英日自贸协定的这一条款内容将大大加速双方金融服务业自由化。


在先前出现谈判难点的汽车制造和农产品领域,英日双方也作出了战略妥协以形成共识。日本汽车零部件将能以更低廉的价格进入英国市场,相关日企投资者在英经营也将在行政和法律上获得更大的支持;双方同意分阶段降低汽车关税,直至2026年全部取消,这与欧盟汽车对日出口享受的关税逐步减免待遇相一致。在农产品关税方面,英国对日出口的猪肉、牛肉、三文鱼等农产品将大幅降低关税,英国麦芽生产商能获得更多对日市场准入机会,而且英国获得的麦芽出口配额也优于欧盟。


此外,英日自贸协定中也提及要保护英国地理标志商品与英国创意产业,其中,英国地理标志保护商品从日欧协议条款下的7个增加至新协议中的70个,对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有高于日欧协议的规定。


02 新协议的双边隐喻


英日自贸协定的迅速达成,对双方而言皆为幸事。客观而言,日本只是英国第五大非欧盟贸易对象国,两国都未能挤入对方最大贸易伙伴前十序列,因而在贸易体量数据上,这份协议的分量并不突出。该协议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象征意义上。


对日本而言,与英国签订自贸协定是其推行经济伙伴协定(Economic Partner Agreement, EPA)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自21世纪初以来始终以EPA/FTA作为其对外推行国际经济战略的主要手段,目前主要与新加坡等14个亚太经济体缔结了双边EPA/FTA协议,在欧洲仅与欧盟和瑞士建立了EPA/FTA关系。此次与英国达成自贸协定,日本得以进一步拓展其对外贸易关系,也丰富了日本在全球尤其是在欧洲的经济伙伴网络据点,能强化日本与欧洲国家的经贸规则联系。此外,由于安倍晋三于2020年9月16日正式卸任,日本方面也希望能在本国政府换届前结束谈判,避免因换届影响协议的正常签署。


对于英国而言,该协议的意义则更为重要。一方面,“脱欧”给英国国内贸易投资环境造成的冲击与影响令投资者担忧而且英国是日本第二大投资目的国,协议的快速达成能有效缓解包括日本投资者在内的国际投资者对英国经济金融环境的恐慌情绪,恢复并增强他国对英国的市场信心。另一方面,脱欧后的英国是否具有独立完成国际谈判、达成贸易协定的能力,国际社会对这一点还有所存疑,但英日自贸协定的达成是对这一怀疑声音的有力回应。同时,由于今年年底英国“脱欧”过渡期即将结束,但目前英国与欧盟在贸易谈判中进展有限、陷入僵局,英国也有意借英日达成自贸协定对僵持的英欧贸易协定谈判施加压力,推动谈判进程。更重要的是,英国有可能借由英日自贸协定获取参加CPTPP的“入门券”,这将帮助英国深化与欧盟以外朋友和盟友之间的贸易关系。


03 新协议对国际经贸格局的未来影响


英日自贸协定的达成是国际经贸格局加快重塑的又一力证。在“后疫情时代”,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依旧会继续向前推进经贸合作,但对国家间合作已经有了更审慎的思考,对经贸规则与伙伴选择也逐渐形成更具战略性的判断。由此,国际经贸格局的未来演变或将出现以下几个新特点。


第一,开放的“经济区域化+X”可能成为全球化下一步演变的新样态。英日自贸协定的达成,在英国政府看来是为其提前锁定了一张加入CPTPP的“入场券”,随后英国也计划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CPTPP成员国进行贸易对话,探讨“入群”之道。可见,英国对亚太地区的发展机遇保持了高度关注并有意分享亚太经济发展红利,以求拓展自身的全球贸易空间;而对日本而言,倘若日本主导下的CPTPP能顺利吸收英国“入群”,那不仅能进一步提升CPTPP的制度生命力与活力,以自由贸易“旗手”自居的日本也能收获更大的国际声望。像CPTPP一样吸引域外国家加入的“经济区域化+X”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地区FTA的演变路径,由此演化出成员交叉的多个区域经济集团,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样态。由于新冠疫情导致既有的全球生产链、供应链断裂重组,世界各国也在探寻新的合作方向,国家间的跨区域联系可能会愈发频繁,这客观上会加速“经济区域化+X”模式的进一步推广。


第二,美日欧贸易三角关系可能会愈发紧密。目前,日本已与欧盟、美国都签署了贸易协定、与英国达成了签署自贸协定的意向,而英国自脱欧后也开启了与欧盟、美国等经济体的贸易谈判,同时美国也在推进与欧盟的自贸协定谈判。从目前的协议进度上看,日本似乎已经率先占据了美日欧贸易协定网络的中间位置,一国与日本签订协议一定程度上能促成该国与美欧其他对象之间的贸易协定,此次英日自贸协定的达成就是为了施压英欧贸易协定进展。美国、欧盟、英国两两之间的贸易协定虽然目前因分歧较大而尚未达成,但各方签约的意愿总体上比较强烈。一旦这些贸易协定全部达成,传统的美日欧发达经济体将形成非常密切的自由贸易网络,并很可能最终构建起一个具有强排他性的经贸规则联盟,将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重新掌握在发达国家经济体手中。


第三,数字经济是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积极抢占的规则新高地。英日自贸协定特别在数字与数据服务领域约定了突破性条款,日欧自贸协定也对跨境数据流通作出规定,美日欧则有意在数字贸易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种种迹象表明,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世界主要大国已着手围绕数字经济制定规则并力图重构产业生态,掌握数据与信息对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也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数字经济还未形成统一的全球标准,但围绕数字经济开展的规则竞争已初见端倪,而且也会愈演愈烈。


对中国而言,面对变化中的国际经贸格局,不光要保有一定的战略定力,还要适时主动出击参与重塑经贸格局的进程。一方面,积极运用FTA手段拓展本国自贸伙伴“朋友圈”。在传统发达国家加快“组团”之时,继续在双边及区域层面稳步推进本国的FTA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密度更大的自贸伙伴关系网,避免被排斥在经贸规则联盟之外。另一方面,在数字经济等新兴贸易议题中主动提出中国的全球治理方案。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展迅猛,在移动支付等方面甚至还处于全球发展前列,因而需要一套适合的规则体系配套中国数字经济的下一步发展。9月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全球数字治理研讨会上宣布中国愿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表示要为加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这俨然已经迈出了治理发声的第一步。未来中国还需进一步完善治理倡议,并为落实倡议建立更坚实的伙伴支持基础。



责任编辑/方柔尹 徐坤阳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