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4年 > (总第47期)
陈雪飞:城市的精神与对外交往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6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陈雪飞  阅读:1268

陈雪飞(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外交学院公共外交教研室主任):因为题目是探讨“奋发有为的中国城市外交”,那就我手上掌握的资料,想跟大家聊一聊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可能可以为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对外交往有所借鉴。

我就谈一下城市所具有的精神跟这个城市对外交往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个性很大程度上跟这个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我们谈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有它的民族人格一样。中国人什么样、美国人什么样、俄罗斯人什么样,我们脑子里有一个形象。我觉得一个城市的性格,也就是这个城市里生活着的市民的人格。

我觉得一个城市在对外交往中会受到区域经济地位、交通位置、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约,现在这算是一个城市“地利”的因素,它是有先天基因的,你是无法去左右它的。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一个城市的对外交往还受到当地的文化传统、社会的成熟程度,以及活跃程度这些条件的影响,我把它界定为一个城市的“人和”因素。这个“人和”的因素,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设计它,可以去引导它。那么这个“人和”因素就是我要谈到的这个城市的精神。

关于城市精神,有不少的人做过类似的研究,也有很具体的概念,要以城市的居民作为载体,它是一种群体的认同感、共同的价值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城市“意识形态”,当然是加引号的。这个意识形态特点就在于它能规范人的行为,然后在社会中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这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你可以基于这样的一种精神,如果你能进行很好的提炼,在国际环境中塑造出你这个城市的良好形象,能够为城市的对外交往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我的这个论题,就是城市精神能够影响一个城市的对外交往,自变量是“城市精神”,因变量是“城市的对外交往”。当然了,可能在我讲的过程中,各位可能会有一点疑问,你会发现这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会受到第三个因素的影响,那就是城市的治理。  

城市的治理对于一个城市的精神是有影响的,对城市的对外交往也是有影响的,但是我觉得城市治理和城市精神是互为因果的。而且你会发现,一个治理乏术的城市只能等着别人为自己冠上一种城市精神的名号,而且它会成为这个城市发展的负累。因为在传播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错误效应”,就是一个报道,无论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就算是一个错误的报道,只要它重复3遍以上,那么很多收看这个报道的人就觉得它是真实的。所以说当你作为一个治理乏术的城市等着人家给你冠以一个城市精神的名号时,你在发展的时候就会非常的受限制。

但是另外一方面,对于一个治理有术的城市就可以有效地借助自己凝练出来的城市精神,让它成为一个熠熠生辉的光环,这就是我们心理学里面所谈到的“光环效应”,像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白遮百丑”,会达到这样一个的效果。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谈到乏术的城市,像印度的新德里,贫民窟是它很头疼的一个问题,大家一谈到印度可能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贫民窟”。2009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谈印度的问题,当然它说的是孟买,可是像这样的问题基本上是印度主要城市的一个缩影,新德里也不例外。你看,印度的贫民窟问题反映的是印度很严重的贫富分化的问题。印度新德里尼赫鲁大学的一个政治系的教授指出:印度近十年改革创造出两类不同的印度人,一类是具有全球眼光,并将自己与全球市场结合而获益的人,另一类就是被改变彻底抛弃的人,后者的数量远远超过前者。

各种各样的数字我就不去罗列了,因为大家基本上都了解一些,也很容易搜到。我就想谈一下印度贫民窟里面所形成的贫困文化,叫“棚户区”也好,叫“贫民窟”也好,其实我们国家也有。这种贫困文化其实就是贫民窟的贫民窟精神,是贫民窟里的这些人所具有的贫民窟人的人格特点。

美国的一位学者对“贫困问题”进行了这样的界定,他认为:贫困问题是指的是一套穷人具有的规范的价值观。它的特点包括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以及权益权威。那么,像任何一个文化传统一样,贫困文化也能使自身永远地存在,从而使贫困者及其家庭具有一个贫困的恶性循环。你想一下,跟教育、跟经济都是有关系的,这一代是这样,下一代是这样。贫困文化是印度很多城市的贫民窟里面所具有的社区精神吧,可以这样讲。它对印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我举几个例子。这个例子稍微长一点,后面的例子可以一句话带过。2009年,印度要举办英联邦运动会,当时对于棚户区的处理就是简单粗暴式的,像我们了解的强拆。2010年,新德里要修一个高速公路,要征地,有很多人受到了影响,所以大家就跑到新德里的数条交通要道上堵着。当时新德里主要的交通要道就瘫痪了。印度的前总理辛格曾经深刻地说过这样的话:这些活动非常的危险。但是这些活动就是贫富分化导致的。它已经危及到了我们的国家,是亟待解决的。

“甘地之子”拉胡尔·甘地就表示,任何发展不能以牺牲穷人和部落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那么内部的不稳定性就影响了它对外的交往。印度在申办2014年奥运会的时候惜败韩国的仁川,这是一个非常直接的例证。当时大家认为一个很直接的原因,为什么没有让印度的新德里去办?包括印度体联部长在内的一些参与投票的国家都这样说:环境污染、交通堵塞问题。我觉得钱应该用来改善穷人的生活设施,而不是用来办奥运会这样的一个事。还有2010年新德里举办了英联邦的运动会,可是负面的新闻非常多,我就不在这儿谈了。

我想谈的一个问题是,在国际舆论环境里面当你的城市治理乏术的时候国际舆论怎么样给你冠以一个城市精神的名号?我利用有限的时间搜索了一下,以CNN和BBC的报道为例,没有再搜很多的,因为时间有限。然后我就搜了一下“新德里”这个关键词,在CNN进行搜索的时候,截止到2013年10月中旬,这是我那时候做的一个研究,相关报道排在最前面的100条信息中,1/5是纯负面的报道,5篇是关于劫机的,4篇是关于爆炸案的,4篇关于轮奸案的,3篇关于英联邦负面报道的,2篇是暴力事件的,1篇恐怖袭警的,1篇关于摩托车污染问题的,其他的比如说坠机、交通事故、游行死亡、受灾这些归为中性的报道,没归在负面报道里面,如果把它都归进去,差不多1/3都是负面的报道。读这个新闻的时候,前100条都是这样的信息。纯粹积极的新闻,1篇是关于宗教自由的,1篇是关于祈福和平音乐会的,1篇是关于报废污染车辆,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只有这3篇报道。如果你觉得它是正面积极的,你可以把它说成是积极的报道。这是CNN的报道。如果搜索关于整个城市的信息,我是肯定不会想去这个城市旅游的,或者想去整个城市投资,或者跟那个城市有多少联系的。

另外,BBC关于新德里的新闻是差不多的,前100条当中1/5全是负面的,爆炸案、劫机、绑架案、城市发展的秩序非常糟糕,都是这样的信息。这是关于新德里的。

然后你再看看新德里在全球各个项目的排名。我就举一个例子,根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尼尔公司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联合调查推出的三届全球城市排名,它基本上都是排得非常靠后的,大概60几位,它排到40多名,41、45、48,2008、2010年和2012年,还有其他的,我就不谈了。

然后再谈一个里约热内卢的问题。这是我做的典型的城市研究。它除了贫困问题,跟新德里一样有很多贫民窟,另外还有一个解决不了的很头疼的问题,就是暴力问题。我们看著名的电影《上帝之城》,就是谈这个问题的,你看这个电影就知道那是里约热内卢的一个缩影。

我们就看国际媒体怎么样给它冠以一个城市精神的,比如说 BBC和CNN的报道,同样1/5的全都是负面的。但是它们的负面很集中,就是集中在暴力事件上,警民冲突、枪击案、暴力和骚乱,再就是政府怎么样出动坦克车、直升飞机到贫民窟里面去“剿匪”。这个“剿匪”是加引号的,涉及到枪械冲突、毒品交易等等,都是这些问题。这是CNN的。BBC更夸张,100文章里面50篇全是负面的。我是一个个统计的,一个个看。这50篇里面涉及的就是示威者的抗议、枪击案、强奸案、警民冲突、贫民窟、贩毒、黑帮、断电,等等这些,都在里面。如果你去看关于里约热内卢的报道时,你会看到“暴力”两个字是非常浓墨重彩地写在这个城市的脸上的,也是外界给它的一个标志。

当城市治理不良的时候,它的城市外交同样受到影响。我举几个例子,欧睿国际做的相关统计,它的旅游从2006、2008到2009年一直是直线下滑。另外,它虽然申报到了2016年的奥运会,但是关于里约热内卢举办2016年奥运会的信息也是非常负面的。

我想说一点积极的例子。如果一个城市能够治理非常有效的话,它可以提炼出那些能够代表自己城市精神的东西,然后让它成为这个城市的品牌,然后在城市对外交往的过程中利用这个品牌,为自己创造非常大的空间。像纽约就利用自己多元的精神,它各种各样的节庆非常多,还有基础设施,比如图书馆、电视台、报纸等等,都会从各个方面去维护它的多元化。另外还有新加坡的开放性。相关的我也做了BBC和CNN的统计,发现至少1/5是积极的报道,其他的是客观的报道。

当然不是说它没有问题,就看在国际舆论环境中对你这个城市的定位在哪里,他觉得要报道哪些信息。比如说对于纽约,更多报道的是事实的东西,这是我们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新德里和里约热内卢,更多关注的是他们认为有问题的部分。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城市精神,没有一个很好的市民人格的时候,那么人家是怎么看你的,怎么给你标的,那么你这个城市在对外交往时是如何受到羁绊的。反过来,当你有好的精神时,如何利用它为自己疏通道路。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