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4年 > (总第61期)
主编的话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9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柯银斌  阅读:224

2014年11月15日至16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共同发起的第七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资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察哈尔学会和《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国际公共产品:变革中的中国与世界”。在两天的时间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的数十位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围绕国际公共产品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在各位博士生发言结束之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了闭门评审。发言主题所涉及的地域十分广泛,从非洲到欧洲、从南海到南极都是博士生们关注的焦点。而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搭便车”现象的理论内涵、国际公共产品下的遵约问题等,都是各位博士生关注的焦点。在主旨发言之后,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副教授赵可金等各位老师,对各位博士生的发言进行了点评。最后,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为获奖博士生颁奖。

公共产品研究具有悠远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跃出一国范畴,有关国际公共产品的研究开始大量涌现。新时期以来,中国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逐步从世界的旁观者转向参与者和倡导者,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外部指责与挑战。希望中国在未来能够为全世界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习主席首次代表中国表示愿意提供更多更好的国际公共产品,让世界“搭中国便车”。因此,国际公共产品研究越来越具有迫切性。

察哈尔学会将自己定位为“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一直以来与北京大学形成了友好合作关系。此次论坛旨在讨论国际公共产品研究领域的新视角、新观点,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年轻学者。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的交流与互动,为日后中国的国际公共产品在物质、制度、理念等方面提供改进的思路,推动关于这一具有中国特色问题的研究。本期《察哈尔快讯》根据会议的现场录音整理而成,主要收录了参会学生和专家发言的主要观点,供读者参考。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