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5年 > (总第76期)
吴 玫 中国区域性对外传播的意义: 历史与现今的两个案例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1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吴 玫  阅读:1925

吴 玫(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澳门大学传播系教授):感谢各位老师、同学们。我来自澳门,经常会有人说为什么你会对中国东盟、广西、云南感兴趣?在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历史中,澳门一直是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所以从2011年起,我们就开始做云南、广西的调研。这个项目是将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一个品牌设计做的研究。我学传播学,不是学公共外交,所以更侧重从符号层面来探究,着眼于把做的事情怎样变成一个有传播影响力的东西。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区域在国家对外传播的整体发展战略中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区域对外传播是以边疆或沿海区域为次中心的面向周边国家地区的对外传播交流活动。这种对周边辐射的次信息中心群对国家的对外传播是一个有效的补充。首先是“地利”:基于区域的对外交往与传播有地理上的优势。边界地区毗邻而居,交通运输有优势,货物流通、人员往来方便快捷,各种信息汇集迅速,且可以随时验证更新。其二是“人脉”:有人员的优势。国界两边的人民常年生活在同一地区,交往久远且频繁,同其它地方的人相比,本区域的人民彼此双方都有更直接和深入地了解与交流,有更多交织的亲戚圈、朋友圈和生意圈。第三是“言通”:有文化和语言的优势。在跨国界区域,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与境外的民族有相同或相近的语言、相似的文化风情和社会习俗,有着历史形成的长期交往的文化纽带,形成一种地缘文化圈,相比于其它地区,这种地缘文化圈中的交流与沟通更为亲近与密切。报告以两个案例探讨国家对外传播大框架内的区域对外传播的历史和实践,特别是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发掘与周边地区面对面人际交流的价值。上世纪50—70年代云南与其接壤国家的边民联欢与现今广西东南亚留学生的访谈分析,说明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区域性的对外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灵活的实现方式。上世纪云南与其接壤国家的边民联欢是一种面对面的大型群体交流活动,是一种最容易产生效果与影响的传播活动;而对东南亚留学生的访谈显示,中国—东盟博览会宣传片中建构的“国家大事”、“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语义图景并未引起受访留学生的特别共鸣,反而是被忽略的“中国帮助我们发展”和“家”的幻想主题未来更具有可操作和创新的空间。因此,借助区位优势去探索和发展人际传播交流的多样形式将会丰富中国对外传播的内涵。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