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1年 > 第4期
环球视野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1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编辑与出版事务部  阅读:1499


日本福岛核危机公共外交之得失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灾难远未结束,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2011年3月12日宣布,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露,地震和海啸后的“福岛核危机”拉开大幕。日本政府在应对核危机的同时,也展开了一场核危机公共外交。


福岛核危机主要经过


  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受损严重,正在发电的1至3号机自动停机,应急电源启动。地震发生41分钟后的15时27分起,福岛核电站遭遇数次海啸袭击,超过14米的海啸越过防波堤,破坏了核电站设施,海水进入地下室。地下应急电源被海水淹没,燃油容器被冲走,应急电源停止作业,冷却水循环系统也失灵,备用的海水冷却泵因暴露在地面而被海啸冲毁,核电站的冷却功能完全丧失。至此,福岛核电站不可收拾。

  1至4号机冷却功能丧失后,造成燃料棒温度上升,炉内水位降低,氢气产生,压力上升等现象。在地震后的数日内,1至4号机接连发生氢气爆炸、核废料池周围的爆炸以及原因不明的白烟等问题,2号机反应堆外壳发生破损,大量放射性物质泄露;1号机、3号机、4号机接连发生氢气爆炸,核电站建筑破坏严重,给全世界带来极大不安。

  可见,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日本政府对福岛核电站的应对,是及时和积极的。地震发生当日19:03,日本首相菅直人就发布“核能紧急事态宣言”;20:50,日本政府发布指示,命令核电站周围2千米的居民紧急避难;21:23,紧急避难范围扩大到3千米,居家避难的范围为10千米。12日清晨5:44,紧急避难范围扩大到10千米。15:36,1号机氢气爆炸。20:20,开始向1号机注入海水。18:25,避难半径扩大到20千米。到15日前后,东京电力公司“欺上瞒下”致使日本政府应对迟缓的问题浮出水面。3月12日,日本政府就福岛核事故向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了报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各成员国向该机构进行了很多的咨询和联络,该机构于3月14日举行了紧急说明会。日本首相菅直人15日已就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问题向日本民众发表了讲话。他要求核电站方圆20公里以内的所有居民撤离,方圆20至30公里以内的居民在室内躲避。有媒体报道菅直人痛斥东京电力公司“欺上瞒下”。3月15日,天野批评日本政府信息提供迟缓,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应对受到限制。他说,国际原子能机构得到的信息比媒体还晚,他要求日本政府迅速提供详细信息。

  3月25日,1号机的一个放水口附近的海水中发现了超过规定值1250倍的放射性碘131,次日,这个数值上升到规定值的1850倍,30日,这个浓度已达规定值的4385倍。3月30日,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胜俣恒久召开记者会,表示1至4号机将废弃;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当日表示,5号和6号机组也将报废。至此,福岛一号核电站将全部永久报废。4月12日,日本政府将事故等级调整为最高的7级。


污水入海及“道歉式公共外交”


  在福岛核危机爆发后,虽有微量辐射物质随大气飘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并未召来太多直接的批评。4月4日起,日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含低浓度放射物质的污水排入海中,以腾出空间容纳部分机组内所积高辐射污水。此举引来全球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批评和担忧。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5日宣布,将从下周起加强对日本进口食品的放射性物质检查。印度政府6日宣布禁止进口所有日本食品。韩国4日晚就向日本表达了这一关切,并表示将进一步研究日本此举是否违反国际法,在必要时,韩国将追究日本政府的责任。6日,韩国再次对日本向海中排入放射性污水表示不安和忧虑,希望日本今后在发生类似情况时事先通知韩方。韩国联合通讯社6日发表社论称,日本此举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行为。中国外交部也于8日对日本将低浓度核废液排放到太平洋表示关切。4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表示“排放核废水,日本不能独断专行。”

  对于国际社会的反应,日本政府给予了比较积极的回应。日本政府6日决定今后在处理福岛核事故方面有重大决定时将及时向各国通报,特别是向韩国、俄罗斯、中国等近邻各国提供信息。外务省也被要求更加认真对待面向各国驻日大使馆召开的说明会。日本首相菅直人于4月10日表示,日本将含有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排入大海,遭到各国的批判,菅直人承认政府应对出现了问题,“(排放前)应该向各国通报说明。今后,我将强力命令有关方面进行切实的通报说明。”

  此外,对国际社会的批评,日本展开了“道歉式”公共外交。东京电力公司副社长武藤荣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污水排入大海向包括“外国人士”在内的各方道歉:“地震过去已将近一个月。(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物质泄漏至大气和海水中给社会造成一些担忧和麻烦,我愿意诚心道歉。我们做出这一决定时没有利用足够时间事先向相关人士、媒体、渔业和外国人士做出解释,由此引发不便和担忧,我们为此感到抱歉。”4月13日,在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总部,东电社长清水正孝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当日,在日本首都东京,东京电力公司社长清水正孝举行记者会,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提高至7级,给海内外带来担心道歉。

  除单纯的道歉外,日本政府也通过驻外大使馆、相关研究机构等推出了比较立体的公共外交活动。4月18日,日本外相松本刚明在外务省高级干部会上表明了开展“复兴外交”的方针。具体措施可能包括:吸引外资对灾区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投资;吸引因地震和核事故而减少的外国游客重返日本;在海外举行宣传日本农产品安全性的物产展;进一步要求外国放宽限制进口日本农产品措施等。日本各种组织的复兴外交随之展开。4月20日,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有关国家国民的生活安全,特别是中国和韩国等邻国。为保证这一点,日本政府今后将遵循“提高透明度、公开信息、负责任地说明”这三个原则及时发布可靠数据。4月21日,日本原子力安全基盘机构理事佐藤达夫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就福岛核电站事故的过程和影响做了解释,并否认了“福岛核电站藏有核武器”的说法。而在22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也将召开有关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说明会,日本有关部门将向中国的政府、企业和媒体人士直接通报核电站的相关情况以及影响等最新信息。


“纽带”公共外交的效果和问题


  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日本首相菅直人题为“纽带”的感谢信,被中国媒体广泛报道,并被解读为“日本首相感谢中国援助”。其后,菅直人的第二篇感谢信《日本:走向复兴和新生之路》在多个媒体刊发。日本政府在积极推动这种公共外交的过程中,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差错和问题。

  首先,《纽带》一文在多国同时投放,但并未做到充分说明,以至造成误解。该文不仅在《人民日报》发表,同时在美、英、韩等7家媒体发表。日本方面对此并未加以说明,中国主流媒体对此也未给予全面报道,造成“日本首相专门撰文感谢中国”的误解,结果引来部分中国网民质问:感谢中国援助,为何没有出现“中国”二字?使其公共外交效果大打折扣。

  这篇题为“纽带”的感谢信同时在6个国家的7家媒体以5种不同语言投放,除中国的《人民日报》外,还包括了英国《金融时报》、韩国《朝鲜日报》、法国《费加罗报》、俄罗斯《生意人报》以及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这些媒体发表的日本首相感谢信文字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被翻译成了不用语言。据报道,菅直人提出在日本发生大地震一个月之际,向在此次大地震中向日本施以援手的国际社会发出感谢信的想法,并交由日本首相官邸和外务省具体操作,在和中、俄、美、英、法、韩这六个国家的主要报社取得联系后,投放了这一以感谢信为形式的文字广告。在这7家媒体是以“付费广告”的方式投放的,后来新加坡、越南、缅甸等国的媒体给予免费刊登。

  其次,“纽带”等词语翻译后,意义发生变化,令人费解。中文的“纽带”是由日语中“绊”(Kizuna)翻译而来的。《产经新闻》报道指出,很多中国人表示对“纽带”二字“不解其意”。这篇报道分析说,日语中的“绊”一词表示“人与人之间难舍难分的关系”,而中文中的“纽带”不仅表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用于表现地铁、桥梁的连接,没有日语“绊”一词那么温情。该报道对日本政府的“纽带”公共外交提出批评,认为在不同国家发表感谢信不宜一刀切,而应根据各国的现状、文化和媒体特点,区别对待。“日本政府在感谢信内容上应该下更多的功夫。”

  第三,《日本:走向复兴和新生之路》在各国投放时间不一致,造成误会。《纽带》在各国同时投放,但《日本:走向复兴和新生之路》一文在不同国家投放时间差距很大,16日、17日在美国发布,20日才在中国发布。17日到20日期间,中国媒体很自然地拿《日本:走向复兴和新生之路》和之前的《纽带》对比,出现巨大反差,以至于在日本周边国家造成“厚此薄彼”的印象。

  《纽带》一文在中国发布之初,中国民众和舆论普遍给予正面评价,认为日本知恩图报。但很快,“菅直人在美报发文道歉”事件爆出,日本驻华大使馆官员疲于应对,显得很被动。4月16日和17日,菅直人在美国三大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日本:走向复兴和新生之路》,称对日本核事故表示“道歉”。此举引来邻国不满:“为什么选择美国?为什么不在受害更严重的邻国的媒体上刊登‘道歉信’?”其实,《日本:走向复兴和新生之路》是继《纽带》之后日本政府推出的第二封感谢信,针对不同国别,内容也有区别。文章不但分别感谢各国对日本地震救援的帮助,同时表达了处理福岛核危机的决心。但这些背景都是在舆论追问下,日方才出面澄清、解释。

  第四,“道歉”“遗憾”等外交领域经常出现问题的词汇翻译削弱了感谢信的公共外交效果。直到4月2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才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法制晚报》等中国媒体发表《日本:走向复兴和新生之路》一文。1500字的文章中7次出现“中国”二字,同时出现了大量专门针对中国的的内容,祈愿遇难的中国公民冥福,并感谢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遭受严重海啸灾害的岩手县大船渡市展开的救援工作,以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伸出的“温暖的援助之手”。同时,菅直人不忘强调日本食品的安全性和解决和危机的决心:“我国实行的预防性安全标准较高,所以在市场上流通的日本食品和产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今后,我们将继续就该核电站事故信息,高透明度地进行公布。”必须承认,这篇文章内容真挚、富有人情味,是很能够打动人的。

  菅直人首相在中国媒体上发表的感谢信中,对福岛核事故后果的表述如下,“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按国际原子能事故评级被评为最严重的事故,我对此感到非常遗憾,并高度重视。”联想到此前媒体报道“菅直人在美报发文道歉”,一个新的质疑出现:为什么在美国媒体发表的感谢信进行了“道歉”,而在中国媒体发表的感谢信只表示了“遗憾”?

  问题出现后,日方再次被动地出面澄清。日本驻华使馆新闻官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指出,菅直人首相所有的感谢信中,对于福岛核事故的表述只有一个意思——“非常遗憾”。部分中国媒体把菅首相在美国媒体上的用词“regret”翻译成“道歉”是不准确的。并解释,此次日本政府第二轮致谢主要分两个阶段:首先是针对全球有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刊登感谢信;第二阶段,则为明确针对各国的感谢,感谢信将译成各国语言,在多国媒体刊登。

  福岛核电站危机爆发以来,日本政府在应对危机中表现不力。此时,通过公共外交进行补救就成为日本政府挽回声誉的重要途径。日本政府在多个国家发表《纽带》一文后,又继续发表《日本:走向复兴和新生之路》,可见其开展公共外交的积极姿态,并且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政府的协调、发布等环节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媒体的应对也显得十分被动,致使公共外交效果大打折扣,其造成的误会至今并未完全消除。


(赵新利: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早稻田大学政治学博士)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